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更新时间:2019-08-30 来源:工商管理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工商管理论文】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结合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实践,指出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合作深度不够,校企合作立法缺失,企业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思路不够清晰,与企业合作能力不强,高职学生及家长对校企合作认识存在误区。提出了通过推进校企合作立法,强化校企合作领导协调机构功能,加强校企合作要素和过程管理来破解当前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办法和思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教育
   一、校企合作的形式与意义校企合作是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其内涵是通过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共同育人平台,使得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工作,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校企合作形式从校企合作的内容上来看,主要有引进企业智力模式、引进企业资金模式、共享企业资源环境模式、服务企业模式和综合模式。从合作深度来看主要可分为企业配合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和校企实体合作模式三个层次。从合作的形式来看,有顶岗实习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技术服务模式、职业教育集团模式、共育校企人才模式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模式。
  (二)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的意义校企合作既涉及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又涉及教学模式,有效开展校企合作能够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双赢。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层面,校企合作渗透到专业定位、办学条件和教学实施三大环节,校企合作与专业建设融合图组建专、兼职师资队伍第 4 期 赵建保 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5校企合作对专业建设具有以下促进作用:促进专业定位更准确,促进培养专、兼职师资队伍,促进专业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促进高职院校特色与创新建设。
  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校企合作的深度还不够从合作深度来看,主要可分为企业配合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和校企实体合作模式三个层次。校企合作的深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合作的深度和层次普遍不高,有效参与工学结合的学生比例低,毕业生到合作企业就业的比例偏低,合作企业向高职院校提供的资金和设备投入很少,合作企业没有全面参与专业建设,合作企业的专家参与教学的人数比例及承担的课时比例偏少,没有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等合作参与高职人才培养,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主动参与技术服务的意识,满足于教学工作的现状,为合作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科技开发”的能力弱,无法满足或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企业运作机制和学院办学机制、企业文化与学院校园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势必会制约校企之间深度合作,而受教育者从“学生、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的周期也势必会受影响,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不够。
  (二)校企合作立法缺失目前,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中,对于开展校企合作是明确的,但是缺乏与之相配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法规,对校企合作的推动力不大,不够保护合作中的企业利益,特别是在宏观层次上能够调动企业行业积极性,激励企业与高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良性循环的政策法规缺失。
  (三)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积极性不高,其主要原因有:第一,组织目标的差异。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业而非企业的主业,企业的积极性理所当然没有学校高,表现在校企互动中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脱节现象,企业希望获得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却又缺乏参与合作办学的热情,只想用人而不愿意培养人。在实际操作中,不愿提供先进的设备,不愿提供技术熟练的技师或工程师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第二,企业自身参与高职教育的能力弱化。企业高级工程师、能工巧匠“一个萝卜一个坑”顶在自己繁忙的工作岗位上,缺乏专业理论和教育教学能力,致使合作企业自身教育能力弱化。第三,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承担更大的生产安全和管理压力。对于合作企业而言,学生人数多、年轻好动、对危险性认识不足等因素,必然让企业承担更大的生产安全压力。第四,对学生工作表现的失望。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脱离了合作企业的生产实践,致使学生到企业实习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甚至是打杂的工作,实习的学生无法学到真正的技术。
  (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对工学结合的理解与落实不够深入、缺乏双师型教师和学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三个方面。高职院校对工学结合的理解与落实不够深入,集中体现在“工”与“学”的平衡和内容掌握方面。“工”安排多了,就回到古代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方式,失去了高等教育的应有的存在价值和含义;“学”安排多了,又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失去了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意义;“工”与“学”的内容脱节问题。工学结合中岗位所学知识和技能具有针对性和局限性,一旦将来工作不对口,或者被迫转岗时,就会失去适应能力。
  缺乏双师型教师,教职人员的职教观念也待转变。教师不能兼备教师和师傅的角色要求,在学校要能上好课,在校企合作中要能协调校企关系,承担生产经营任务,大部分教师思想观念还没真正能将课程体系从学科体系转变为工作能力体系,课程内容结构从学科知识转变为工作能力的结构,致使现有师资的思想观念滞后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很多管理部门和教师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尤其是教师,他们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实践能力不同,对教学的理解把握也不同,使推进工学结合的难度较大。学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本科院校有科研优势、技术服务优势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势,能吸引知名企业、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与之开展合作;中小型企业所需人才中职院校能够满足,更乐意与中职学校合作。高职院校自身实力不强,吸引企业参与合作的优势不明显。
  (五)学生及家长存在的问题学生习惯于校园的“三点一线”学习生活,不愿意到企业岗位中吃苦,不满意企业提供的劳动报酬,担心没有掌握应有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导致不胜任工作岗位,由于职业兴趣对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不满,社会舆论和家长的观念对大学生的较高期,导致高职学生定位不准确,这些心理会影响学生在企业工作岗位上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甚至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不受企业欢迎。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不了解,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子女能出人头地,认为高职学生也是大学生,到生产一线工作没出息,应该坐办公室、做技术员,要多学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工学结合是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学的岗位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旦将来工作不对口,或者被迫转岗时,就会失去适应能力,势必影响书本知识的学习,将来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guanlixuelunwen/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