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英译对比研究

更新时间:2019-08-17 来源:工商管理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工商管理论文】

   摘 要:从情态、美学、文化等方面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词的英译版本比读、赏析,是对欣赏典籍英译的新颖切入点,读者可以体会到诗词翻译中译入语中情感忠实的重要性、美感传递的重要性、文化语境的重要性。中国需要不同风格的翻译家,他们都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沁园春长沙》;情态;美感;文化
   一、《沁园春长沙》原文及英译且先将原词与三种经典译文列举如下,以便赏读:沁园春  长沙(1925 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许渊冲教授译文:
  CHANGSHATune:“ SPRING IN A PLEASURE GARDEN”(1925)In autumn cold stand I/Of Orange Islet at the head/Where River Xiang northward goes by/I see hill on hillall in red/And wood on wood in a deep dye/ The rivergreen down to the bed/In speed a hundred barges vie/Far and wide eagles cleave the blue/Up and down fishin shallows glide/All creatures strive for freedom underfrosty skies/Lost in immensity/ I wonder who/Upon thisboundless earth, decide/All beings’ fall and rise.
  With many friends I oft came here/How thick withsalient days the bygones times appear/When, studentsin the flower of our age/Our spirit bright was at itsheight/Full of the scholar s notable rage/We criticizedwith all our might/Pointing to stream and hill/Writing inblame or praise/We treat d like dirt all mighty lords ofold days/Do you remember still/Swimming mid-stream,we struck waves to impede/That boats which passed atflying speed?

  辜正坤教授译文:CHANGSHA-----to the tune of Spring Beamingin GardenAt the end of the Orange Island/Alone I stand inthe autumn chill/Watching the Xiang flow north still/Lo!Ten thousand mountains are clothed in red/With serried
  二、《沁园春长沙》情态之表达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旨在说明人们如何用语言进行交际。系统功能语法认为情态是人际功能的主要实现手段,它可以表达个人的愿望、要求他人承担的义务、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等。情态能表现作者或说话人的“评价”或“态度”。人际功能通常是通过语气、情态动词、形容词、时态、归一度来传达情感。此外,韩理德启用小句这一概念,他将小句作为其分析的一个抽象的句子,认为小句若从大句子中独立出来仍具有一个独立完整的统一体。指出小句是指以动词词组为中心的任何延伸的语言单位,它必须具有一个含有限定成分的动词词组。以小句为话语层翻译的基本转换单位,译者可在翻译时根据话语分析,灵活的进行遣词造句,使小句里的词自始至终服从于小句,从而超越了词对词,句对句的对等翻译的局限,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具主体性、创造性,使译作更有生命力。
  《沁园春·长沙》原词及三种英译对比原词 许译 辜译 李译字 114 167 175 130行 25 25 26 25小句 21 18 22 20语气 0 0 1 0形容词 15 14 14 10情态动词 0 0 2 1被动语态 2 0 1 1从行数来看,许译和李译都忠实了原文的数量(25 行);辜译突兀增加一行,即把“万类霜天竞自由”一行拆译两行。许、辜翻译结构时进行了大刀阔斧调整,比如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辜译为 At the end of the Orange Island/Alone Istand in the autumn chill/Watching the Xiang flow northstill. 把第三句调整到句首;许译把原词第二句译到第一句,第三句保持不变;李译全词都细心地忠实了原词的结构,呵护了原貌。原词 25 行 114 字,李译 130 单字,最为精简,与原词最为接近,许译 167、辜译 175,译词稍嫌复杂。从翻译后的行数来看,许译和李译都保持原来的风貌;辜译多译了一行。从小句的数量来看,原词共 21 句,辜、李译为 20,十分接近原词;许译为 18,薄弱于原词的力量感。原词都是主动语态,许译和李译保持了原来的语态;All thehills are in red(许译),I see hill on hill all in red(李译),辜译增加了两个被动语态:Ten thousand mountainsare clothed in red, 主动语态更能使词保持生机勃勃的形象。此外,辜译增添了一个语气词“Ah”增强了感情色彩,拉长了节奏;许译和李译则更忠实与原文,保持原诗风貌。人际功能方面李译在诗词翻译处理方面尺度较准,很好地掌控了译入语的情感传达。
  三、《沁园春长沙》美学之体现美学享受是欣赏文学作品的高尚追求。在英诗翻译中不同学者对于美的追求有不同境界。譬如:严复倡导“信、达、雅”,许教授一生孜孜追求着“三美”,即音美、形美、意美;辜教授推崇“五美”即:视象美、音象美、义象美、事象美、味象美,等等。下面从几个维度来比读三种英译版本:
  (一)韵律美没有音节和韵律的美,诗的魅力则减损一半。
  《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属于婉约旧词格,分上下两阙。原词上阙十三行共分四组,分别由三、四、三、三行组成;下阙十二行分五组,分别由一、一、四、三、三行组成。全词第一句和每组的最后一句都压同韵(游 - 稠 - 遒 - 候 - 否 - 舟),格律严谨,对仗精良、音韵铿锵.基本保持了原词的节奏,更好地体现了音韵美。吕叔湘说过“:不同之语言有不同之音律,欧洲语言同出一系,尚且有独特之诗体,以英语与汉语相去甚远,其诗体固不能苟且相同。”故辜译重于达意,音韵则相对自由,各句长短参差,与原文不严格对应。李译音韵也很优美,有效地传达了原词独特的格律特点,读起来上口、悦耳。许译、李译中第一个韵脚为 [ai] 这一韵反复出现,发音时口形全开,且气流毫无阻塞,给人以爽朗气势的感觉。之后的韵脚为 [e],仿佛音乐中的次声部,与主声部呼应,读之听之有一种音乐带来的美感。辜译中上下阙最后一句抒发感情的尾音分别为 [au] 和 [u:],给人以谨慎保守的感觉,和毛泽东年轻时的书生义气稍有差距。值得一提的是:辜译上阙中英译的 Eagles soarundauntedly on high / Fish hover in the limpid deep /For freedom all creatures with each other vie / Underthe frosty and vaulted sky. [ai] 这个韵脚出现在此很是精彩,开口双元音的开放感、无穷感,精确地表达了“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由感、大气感、无垠感。三位翻译大师都从自己感受和性格取向方面选用心仪的音韵,取得不同的英译效果,实现音韵美。
  (二)形体美中国诗词的形体十分考究,形体是诗词区分于散文、戏剧和其他文学体裁的重要方面。在翻译诗词时,只有把完美的内容巧妙地放入完美的形式中,才能再现原词的完美,实现视觉与听觉联动。辜译、李译忠实于原词的格式,全词顶格。许译则根据情感,词英译出现错落,虽然美,添加了翻译家独创的元素,但也违背了“忠实”的原则。原词共计 25 行,除辜译,两位教授都忠实了原词的结构。辜译把“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拆译为两句 For freedom all creatures with each other vie,/Underthe frosty and vaulted sky. 从形体上没有忠实于原作,进而会误导外国读者。
  从用词的角度看,要实现“笔健而不粗,意深而不晦,语新而不狂”,比如许译的 hill on hill / wood onwood,叠音叠字的巧妙运用读起来琅琅上口,拥有对称的美感;再比如李译的几句:Talking with all ourpower/ Pointing to river and hill /Writing with good skill/Treating past lords as dunghill. 都是以 -ing 开头,使整句拥有一种建筑的美感,强有力地表达出原词的情感内涵,观之悦目。总之,经过译者精心雕琢、巧妙构思,使全词画面唯美。
  (三)意境美意境是诗词的灵魂。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词以意境为最上…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本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本词的境界辽阔深远,实境与虚境皆美;物质美与空灵美并存,较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众所周知,译诗词难,译格律诗词更难,译出格律诗词的意境难上加难。《沁园春 长沙》原词上阙结尾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把上下阕贯串起来。许译为:
  I wonder who/Upon this boundless earth, decide / Allbeings’ fall and rise.“问”译为 wonder 其汉语释义第 4 期 单  畅: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英译对比研究65为“想知道,好奇”,没能表达出诗人大声疾呼的豪迈。boundless,与上面的寥廓 immensity 呼应,表达出“苍茫”的意境。“主沉浮”译为 decide…fall andrise,完全忠实与原文。辜译为:I cannot help askingthe land so immensely wide and long /How can hold youup or sink you down? 把上句的“寥廓”(immensely)混译到这句中,句式复杂,欠缺诗词的精悍。cannothelp asking 结构是“不断地问,不停地问,反复地问”的意思,也不忠实于原词,因为原词则是诗人在前面描绘壮丽景色后的情感堆积,一次性爆发。“谁主沉浮”译为了“什么主沉浮”实为不妥。李译为:Iask the earth and sky /Who will lord over the world? 短小精悍,与原词对仗严密。“苍茫大地”李转译为the earth and sky 极为精彩,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站在天地间的伟岸形象,热血燃烧,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意境。“主”即主宰,译为 lord over,传神地传递出当时中国的混乱现状。
  下阙“粪土当年万户候”将当年那些欺压剥削劳苦大众的土豪、军阀视为粪土,抒发了崇高的革命气概。We treat d like dirt all mighty lords of old days.(许译)To us nothing but dung were those big men!(辜译)Treating past lords as dunghill.(李译)“粪土”许淡译为 dirt,语气较弱,“不屑一顾”的态度不足以表达“粪土”的感觉;相比之下,辜译的 dung 更能表现出革命家的气势,尤其李译为 dunghill 更形象地反映出“万户侯”的数量之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历史需要这样胸怀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奋斗的热血青年来肩负重任。许译:Swimmingmid-stream/we struck waves to impede / That boatswhich passed at flying speed? 辜译:While swimming inthe midstream/ we sent up waves/That stayed even theflying canoe? 李译:We struck waves in mid-stream/Tostop speeding boats“中流”三位大师有共同的心声,都译为 midstream “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意境。许译“飞舟”有些复杂,过于低估了读者的思维和想象力,相反,李译为 speeding boats 足以表达飞速前进的神韵,简单,明了,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辜译出了散文或是记叙文的感觉,结构都是完整的句子,用词过满,有损诗的神韵。“舟”许、李都译为 boats。因为舟就是小船,辜译为 canoe 为独木舟,虽然更有诗意,但是不太符合。独木舟给人的感觉在睡眠漂浮,或悠然前行,很难联想到“飞”的感觉。李译更能使我们感受到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进入崇高的意境。朱光潜说过:“诗的境界是情景交融的世界。是人作诗时由情感而起生理变化,我们读诗时由节奏音调所暗示的生理变化而受情感的浸润。”
  四、《沁园春·长沙》文化之传递汉诗英译的活动始于 18 世纪,当时外来传教士将个别诗篇译为欧洲语言。最初的追求就是知识文化的传递。诚然,没有文化的传递就不能说是译诗了,而是写诗了。一个国家所处的时代文化环境,不同的文化心态会导致不同的翻译方法,不同时期的翻译应该折射不同时期特定的意识形态(ideology)。在《翻译中的文本分析》一书中,Nord 指出要翻译特定文本时应该考虑:该怎么译、由谁来译、译给谁看、怎样译。
  虽然在 21 世纪文化开放多元发展,但翻译一定要反映原诗文化特征。《沁园春 长沙》一词写于 1925 年深秋,是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期间发生了许多影响世界形势的重大事件,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许译为 How thick with salientdays the bygones times appear! 辜译为 And memoriesof arduous years now remain the same. 李 译 为 Howmany good days of the past!
  “万山红遍”中,“红遍”许译为 all in red;辜译为are clothed in red,李译为 are in red。红色译为 red,red 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所传递的文化是诗人“星火燎原”联想的形象化表现,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汉语中的“百千万”虚指数词的灵活运用给全诗带来雄浑气魄,“万山”“百舸”“万类”这些词并泛指“众多、所有”,许分别译为 hill on hill、ships、All creatures 使数次乌有化。辜译为 Ten thousandmountains、ships、all creatures 实现数次等化;李译All the hills、All creatures。三位翻译大师心有灵犀,对“万类”的翻译达成共识为 All creatures。万山的翻译以李译为佳,All the hills 与 All creatures 实现数次等化,保持结构对称美。“寥廓”一词出于《广雅》“寥,空也;廓,深也”。66 广 东 农 工 商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第 29 卷许译 Lost in immensity 很好地表达了寥廓的文化内涵;辜译 the land so immensely wide and long 省略了“怅”一字;李译为 Sighing over the vastness 准确地表达了“惆怅”的心境。
  “挥斥方遒”中“遒”一字出自于《诗商颂》,意为强劲有力。许译 with all our might 与李译 with all ourpower 相似,基本翻译出了“力”量。辜译为 restraints没表达出方遒的意思。奈达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强调翻译是一种意义翻译与文化交流。所以翻译时要兼顾两种文化: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即社会文化。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要特别保护五彩缤纷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名人等,这些典故是文化的浓缩和精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五、结语全球化的今天,世界需要中国文化,中西文化唇齿相依,翻译是沟通的桥梁。诗词是文学中最美的艺术,译诗则是创造美的艺术。许渊冲先生曾说过“:一个国家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是看它向世界文化提供了多少文学精品。”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中国人民振奋,更是激励了一代翻译家的翻译热情和责任。翻译以忠实为本,但译者介入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提及的是:翻译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中国需要具有不同风格的翻译家,尤其需要象许渊冲、辜正坤、李正栓这样的有才华、有责任感、使命感的翻译家,向世界推介中国诗歌、推介文化中国。
  参考文献[1]  许渊冲. 毛泽东诗词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11-13.
  [2]  辜正坤. 毛泽东诗词(英汉对比翻译)[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9-11.
  [3]  李正栓. 毛泽东诗词精选[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11-13.
  [4]  熊德米. 诗无达枯 译尽其能---评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五种英译本[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2(5).
  [5]  王国维. 人间词话[M]. 郑州:中州方籍出版社,2008.
  [6]  朱光潜.朱光潜谈美[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103.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guanlixuelunwen/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