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更新时间:2019-08-09 来源:工商管理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工商管理论文】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物质条件。探索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普遍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该文结合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组织管理与运行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物流管理
   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提升技能、促进就业、服务企业为宗旨,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将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最终实现校企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互利双赢 。为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遵照高职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校外实践教学活动过程,共同评价学生职业能力和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与就业市场的对接。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首要条件是校企合作,基地的本质功能是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能实现以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的功能。从这个意义来说,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合作双赢性合作的本质含义是“双利双赢”,即基地合作共建双方具有支撑不同需求的利益支点,通过协商,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在实现企业利益诉求的同时实现教育的目标。单边的利益获得无法支撑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建立和稳定运行。
  (二)专业功能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具有明显的专业属性,不同专业对校外实践教学场所的要求完全不同,因而选择合适的、具备完整的企业功能和职业岗位的行业企业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功的关键。
  (三)教育适应性虽然实践教学的场所是在校外企业,教学形式采用岗位实践或顶岗实习,但实践的本质是学习,是校内学习在企业岗位实践上的延伸和继续,因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应具有基本的教育适应性,即具有能满足教学的基本条件,包括与专业匹配的岗位业务及能指导学生提升业务技能的师傅(指导教师)。
  (四)生产规律与教学规律相对吻合企业生产与学校教学具有不同的运行规律,企业生产活动与教学活动在活动组织上具有不同的特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运行应在企业生产规律和专业教学规律上化解矛盾、达成平衡、相对吻合。
  二、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基于上述原则,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与深圳市星之导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物流管理专业是我院示范院校项目建设规划的四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几年来,专业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大胆尝试,逐渐形成了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双核”培养为目标,“三段循环交替、能力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了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为推进省级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完善的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物流管理专业不断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运行组织管理工作。
  (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的机制深圳市星之导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商贸流通企业,是深圳沃尔玛、山姆、华润万家、天虹、家乐福、百佳、万象城、大润发等大型连锁企业的重要供应商,为客户提供采购和定时定量配送业务,同上,公司还拥有几十家传统批发渠道和专业的网上销售等。根据企业经营战略规划和市场业务的拓展需要,公司在商品采购、市场推广、物流配送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岗位都对人才储备产生大量需求,尤其是在中秋和春节两个快消品销售时段具有临时性的人力资源需求,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专业岗位实践学习的机会。
  “星之导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本着“优势互补,面向市场,资源共享,平等协商,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按照“学院 - 系 - 专业”三级校企合作体制架构,在我院产学研办公室统一领导下,由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与深圳市星之导贸易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两年多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坚持长期稳定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合作机制。从初期单一的“随机”式暑期顶岗实习模式,扩展到目前的“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及“合作就业”等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这一运作模式,也与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三段循环交替、技能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吻合,即在一个培养周期内,将高技能人才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个层级进行培养,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复合的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今年,该基地还被我院推荐申报广东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管理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管理中,基地管理机构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 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星之导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内容以仓储与配送课程实践教学为主,辅以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商务沟通、物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课程的综合实践学习。为了确保实践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必须遵循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律,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校企合作教学为前提,合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努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教学管理。
  第一,制订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训练指导、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管理办法,聘请基地业务骨干参与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实训内容的实施,以保证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第二,制定周密的实习计划。学生到企业实习前专业负责人必须先与基地企业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在企业的帮助下,按照实习要求制定完善周密的实习计划,做到“实习岗位、时间、内容、住宿条件、安全保障、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七落实。
  第三,加强对实习过程与结果的跟踪反馈。校内专业教师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管控,定期对校外实践教学的情况进行总结,找出问题,提出建议与改进的办法,以保证基地能长期稳定地运行。实习结束后根据实习日志、企业指导教师的考核鉴定等对实习的结果做出评价。
  第四,校企共同开发专门教材。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和职业岗位要求,组织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校企合作开发模块化、项目化教材。教材内容紧密联系职业实践,有针对性地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引入专业教材,使课程、教材更具先进性和实用性。
  第五,前置岗位业务培训。在共同开发专门教材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岗位业务需要,将企业岗位业务知识纳入校内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并根据企业第 3 期 孙 鸿 :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7季节性生产组织规律调整课程进度,确保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前能学习掌握岗位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岗位实践奠定基础。
  2. 双渗透的师资管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必须有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其管理目标是通过建章立制、校企互聘互派的方式,逐步建立稳定而优质的师资队伍结构,确保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训与实习得以顺利开展。具体做法有三种形式:一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即专业教师跟学生一起深入实习基地,了解企业工作实景和并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同时,聘请基地企业业务骨干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实现学生培养的“双导师制”。二是学校聘请企业专家做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直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把脉。
  三是通过“实践基地”平台,培养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职业兴趣和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激发他们技术创新和自我实现的欲望和成就感,进而提高兼职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促进实践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3. 自我约束的学生管理学生是实践教学基地的教育主体,基地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学生进行,确保学生在基地的学习、工作、生活顺利进行,在基地建设与运行中至关重要。基地实践教学的学生管理在坚持校方与企业齐抓共管的同时,教育学生认真遵守实习基地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综合职业素养。
  4. 保障体系为确保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正常运行,保证基地运行长效稳定,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建立“学院 -系 - 专业”三级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首先,由学院产学研办公室负责学院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工作发展规划,制定制度规范和管理办法,整合全校资源,形成全面质量管理机制;其次,各系领导负责基地项目运行组织、实施与管理,并坚持对实践教学过程的质量检查,对实习学生和指导老师进行质量考核及评价;再次,由基地校企双方项目联系人负责制定实践教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采用多种形式对实践教学活动和日常生产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专业负责人指派专人对实践教学环境、教学效果、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手段等各种质量管理数据进行信息跟踪,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帮助学校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
  三、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几点建议两年多来,物流管理专业与深圳市星之导贸易有限公司在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实践基地已接收 4 批不同年级的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接纳在校实习生 125 人次。2009 级、2010 级物流管理专业已经有 12 名顶岗实习学生被星之导公司录用,并作为公司储备干部重点培养。总结基地建设实践过程,笔者认为,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选择适合的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单位,是保证基地建设效果的前提实践教学是学生习得专业技能、获得职业经验不可或缺的环节。实践教学基地依托的企业必须能满足上述功能需要,即能为学校提供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相吻合、满足岗位交替轮换需要的职业岗位工作内容,也具有能同时吸收至少一个基数(教学班级一般为 30-40 人)的学生实习的岗位数量,企业设施和设备、运营模式、经营管理水平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企业兼职教师具有较深的行业背景和知识素养,能承担实践教学指导。
  (二)坚持“互惠互利、双向受益”原则,是保证基地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互惠互利、双向受益是校企合作的驱动力和基础,是校企合作的前提。项目领导小组积极开展企业调研活动,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寻找双方合作的切入点,是维持校企合作关系长期稳定的关键。
  基地运行的合作期间,依托企业的利益主要体现在:政府在各方面对企业的扶持;产生的社会影响形成的效益;学院为企业输送适用的技术应用型储备人才,并在员工培训、管理咨询、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支持;学校能为企业提供的季节性人力资源。而学院的受益主要体现在:可以按教学计划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学校完全不同的教育环境,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在基地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完成双向选择,有利于学生就业;在师资方面得到企业的有效支持,提升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拓宽学校的发展空间。
     (三)多方协调,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保障环境学校层面,应制定全面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目标和宏观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与管理、保障与激励等基本制度,为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系部层面,严格执行系主任负责制,进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顶层设计,全面规划本部门实践教学基地的结构、层次、数量,对内广开思路、对外拓展联系,积极寻求合作机会,为各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营造环境和条件;专业层面,以专业负责人为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充分调研区域内行业企业的性质、数量和空间分布,以行业协会和合作企业为依托,加大和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的利益需求,寻找合作契机,与企业共同合作确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和运行模式。
  教师层面,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沟通与协调,整合专业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内容,主动调整教学进度以适应实践教学组织需要,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强化服务意识,主动为企业体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学生层面,注重学生职业意识自醒,把实践教学组织安排计划导入新生入学教育中,在心态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使学生入学后心理层面就进入准就业状态,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观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为校外实践教学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 ).
  [2] 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 [J]. 职教论坛 ,2007(1):44.
  [3] 郑文岭——高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 [J].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guanlixuelunwen/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