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艺术品市场探析

更新时间:2019-07-31 来源:美术教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美术教育论文】

  一、民族艺术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艺术品市场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大众对艺术品的关注度加强了;二是大众的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收入越高,对艺术品的消费也越高,艺术品的市场行情看涨。长久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一般以书画为主要的拍卖对象。有资料显示,魏晋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萌芽时期,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唐朝逐步发展,在宋朝进入繁荣时期。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非常发达,文艺盛行,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都喜爱书画,他们不惜重金收购,使得书画行情看涨,艺术品市场由此发展壮大,甚至还出现了专门从事书画收购的中间商。

  社会的不断推进,使宋代的艺术品市场空前鼎盛,书画市场也逐步形成规模。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特别是明朝,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快速,书画市场极其繁荣。明代江南地区如扬州、南京、苏州等地经济非常发达,文人雅士众多,开始出现了专门经营书画的场所。到了清朝,扬州和上海成为书画市场最繁荣的地方,许多有钱人喜爱投资书画,造就了书画艺术市场的空前繁荣。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全面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中国民族艺术品市场获得全面复苏,走向繁荣昌盛。大众逐渐追求更加精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这直接推动了艺术品成交额的增长和艺术品市场的繁荣。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画廊业、拍卖业、艺术博览会三位一体的艺术市场经营主体结构初步建立,中国民族艺术品市场迅速崛起。中国艺术品市场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逐步壮大,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家及作品越来越多地被国际艺术界关注,国外的投资商也随即进入,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目前,国家对艺术品市场的管理比较规范,简化了审批手续,为市场的经营提供了方便,如外商投资艺术品拍卖单位、艺术品经管机构的审批以及国内展览比赛的审批被先后取消。这些政策为艺术品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紧随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正逐步向成熟迈进。

  二、民族艺术家的崛起
  
  社会的进步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民族艺术品,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都是拍卖行乐于推广的拍品。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多年持续走强,我国艺术品年交易总额大幅攀升,艺术品拍价屡创新高。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全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拍卖总成交额高达573亿元人民币,仅2010年秋,艺术品市场拍卖总成交额便较当年春季上涨了85%,比上一年秋季上涨了138%,几乎所有测量市场的指标,如成交率、成交量、专场数、拍品数、各门类最高价等都创造了新的纪录。有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已经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交易大国,仅2010年在中国香港、北京、上海的艺术品交易总额就占全球艺术品拍卖份额的33%.

  在国内艺术品交易总额屡创新高的同时,我国民族艺术家作品的拍价也不断攀升。毛旭辉1992年创作的《92家长》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上创下艺术家个人拍卖价格记录--1019万元人民币。曾梵志在香港佳士得2009年秋拍与2010年春拍的两件作品均在千万元人民币以上,1994年创作的《无题(医院系列)》成交价为1686万元人民币,2000年创作的《面具系中国民族艺术品市场探析□焦礼福摘 要: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民族艺术品的生产与消费空前活跃。文章从对民族艺术品市场现状的分析入手,对我国民族艺术品市场的形成发展、民族艺术家崛起、新形势下民族艺术品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之策进行初步探析。

  理论研究ART EDUCATION RESEARCH列》成交价为1729万元人民币。张晓刚在北京保利2009年春季拍卖上的《血缘大家庭系列》油画成交价为1680万元人民币。单件拍品的“亿元”记录是由2009年清代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打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式进入“亿元时代”的标志是2010年16件“亿元”艺术品的出现。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李可染、傅抱石等民族名家的作品频频突破亿元,涨幅惊人。北京瀚海拍出的徐悲鸿1938年所作的《巴人汲水图》,成交价高达1.7亿多元人民币。张大千、齐白石作品的成交总额超过了毕加索的作品。更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山水画家之一李可染的重要作品《万山红遍》在北京更拍出2.9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据悉这是当年世界上成交价最高的10件艺术品之一。

  在财富效应的光环下,2011 年我国艺术品市场持续火爆,仅春拍就举办了218个专场,可以用“狂热”来形容。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拍得4.255亿元人民币,元代王蒙的《稚川移居图》拍得4.025亿元人民币。据统计,2011 年艺术品春拍市场共实现成交额 428.42 亿元,同比上涨112.71%.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发布的《2011 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指出,2011 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人民币,名列世界第一,年增长率24%.

  三、新形势下民族艺术品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现阶段是国内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改革开放之后数十年的发展,艺术品市场在拍卖、经验的累积等方面不断成熟,基础较扎实。未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我们更应看到当前我国艺术品市场面临诸多挑战。在经过持续多年的艺术品市场火爆之后,自2011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艺术品市场开始回落,尤其是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遭遇“滑铁卢”,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有些专业人士认为,全球经济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流动资金减少,市场资源征集困难、艺术原创力不强、艺术品市场时而爆出“赝品”“假拍”等负面消息,部分艺术品的市场成交价格“泡沫化”,艺术品市场缺乏健全、良好的法制环境等,诸多因素导致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调整。

  如何应对国内艺术品市场的挑战,使市场各参卖方更趋理性,促使艺术品市场向有利于长远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变。笔者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进一步加强艺术品市场的法制建设。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迅速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新格局转变,艺术品市场热点、焦点增多,矛盾与问题开始凸显。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指导艺术相关机构运行的法规,造成国内艺术品市场发展不规范。如,上下级本末倒置,没有形成良性竞争,一些机构互相排挤,影响极坏;由于监管不到位,艺术品市场管理不完善,艺术品好坏混杂,甚至市场上赝品居多,艺术品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现象时有发生……凡此种种,都表明要立刻对艺术品市场立法,法规的制定对于将艺术品市场纳入良性发展轨道、对大众负责,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文化市场要规范,就需要中国艺术品市场有完善的立法体系,这样才能使文化市场不断繁荣。面对新形势下艺术品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民族艺术家们应力戒浮躁,不能一味追逐眼前利益而丧失自己的职业操守,应更加脚踏实地地对艺术品市场进行细致研究。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有价值的作品,其价值才会更高;那些有悖传统审美、只取悦部分人的作品很难经受时间的考验,终将被淘汰。艺术品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将迎来一个理性收藏的良机。作为艺术品投资者,其在新形势下投资应更加谨慎。第一,随着投机资金逐步增大,藏家购买精品的干扰会越来越多。第二,受“亿元”时代的影响,一些买家资金短缺,更多的收藏家对艺术品的选择余地增大了。第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那些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成熟的艺术家作品会被越来越多的画廊、拍卖行青睐。第四,市场风云变幻,一些收藏家对艺术品的选择范围有所扩大,从最初的书画扩展到玉石、瓷器、古董家具等。那些有一定价值的传统艺术品,在市场上的行情不会受到金融资本的影响,收藏价值依然居高不下。

  公共机构、画廊、拍卖行、艺术博览会等社会组织,要认真应对新形势下艺术品市场的挑战,经受住前所未有的考验。在经过了1929年世界经济的衰微和1987年的股市变化后,艺术品市场有了应对发展的经验。所以面对新形势,民族艺术品市场应该制定一些适应市场变化的合理对策,这样或许更有助于艺术品市场走向繁荣。艺术品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和股市一样也会有起伏变化,这个变化周期一般是6~8年。从大环境来看,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艺术品市场所受的影响正慢慢消退,但是从拍卖的结果看,一些原本居高不下的艺术品价格已经下跌,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只有对艺术品市场进行观察,才会知道它会受到什么程度的影响,只有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艺术品才能保持长久的价值。有些艺术拍卖行、艺术策展人成了艺术品市场的幕后策划人,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趁机牟利,将艺术品市场搞得很混乱,使得艺术品价格居高不下。随着国际经济的风云变幻,收藏行业大浪淘沙,一些对艺术品有一定鉴赏能力的行家必须坚守下来,才能对艺术品市场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起到促进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