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力

更新时间:2019-11-22 来源:美术教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美术教育论文】

摘要

  巧妙的美术教学方法设计是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条件和必要内容,也是促进教育者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指导和锻炼其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创新符合实际课堂需要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让美术课堂更加活跃,更好地达到全面锻炼和提升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将美术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良好结合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也应成为提升小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
  
  一、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的时候可以提问,然后让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很全面的思维转换、分析、推测、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将这些活动进行整合,创造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答案,这就是求异思维。这样可以让学生突破书本的局限,参与知识的分析,形成不同见解和答案,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如,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动物园”绘画任务时,可以一个故事展开任务,让学生自己想象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情感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的优势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打下基础。美术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临摹的画作中,通过想象创作出的画不仅更富有创造力,而且具有独一无二的美。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掌握情感推动,鼓励学生想象,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画中深藏的美。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是关键,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从而使其作品更具创造性。
  
  三、仿生、仿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在进行美术课程设置时,教师不能禁锢思想,不要将课堂局限于室内,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通过自己对事物的观察作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生活是学生学习知识不可或缺的认知导师。小学时期,学生刚刚对一些事物产生懵懂心理,对新鲜事物极其好奇。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带到生活中,使学生在联系实际生活的同时学到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的视觉疲劳,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性,一味的课本教学很难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快乐。因此,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在活跃、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美术学习离不开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进行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真情实景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产生一定的美术情感,让学生真正了解到美术来源于自然和生活,为培养创造力集聚更多更好的素材。
  
  四、保护好学生独有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要想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就要保护好他们的个性。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给学生创造有利于自由想象的环境和氛围,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审视,用自己的方式将情感融入作品。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绘画成果给予肯定,让他们对自己完成的任务具有满足感和自信。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进行分层管理和引导。学生的美术兴趣和美术审美能力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鼓励,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因此,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是为其日后的创作积累创造能力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整体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方法,真正将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达到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个性化潜能的最终目的,才会更好地实现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并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的美术创新能力。小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他们独特的个性中深藏着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培养他们对美术课的持久兴趣,提升其想象力,激发其创造力,让创造的种子在美术课堂上慢慢萌芽、生长、开花。
  
  参考文献:
  
  [1]王小桃。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小学),2014(12)。
  
  [2]王芮朦。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才之路,2014(12)。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2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