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幼儿美术的融合探索

更新时间:2019-10-01 来源:美术教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美术教育论文】

摘要

  一、生活即教育,一切美皆来自生活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手和脑在一块儿干, 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这些陶行知亲自阐述的教育思想,读来耐人寻味,让我明白了教育要引导幼儿走进生活,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读着陶行知先生纯朴而又精深的理论,更让我震撼的是,像这样“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其实就是陶行知在生活和实践中得出来的,他也用自己的行动成就证明了他的观点。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强调,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所有的环节都成为渗透教育最好的契机。

  二、解放幼儿的身心,让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1.创设生活化的美术教育环境,解放幼儿的眼睛

  幼儿写生能较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它不是要求幼儿被动地按一种规定的标准图象去绘画, 而是要求幼儿自己主动地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大胆地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

    例如在春天主题中,我们会安排户外美术写生活动,我园地处山塘河畔,利用社区资源,山塘街上融合了苏州小巷特色的风景,石板路、亭子、假山、柳树等,春天的景色美不胜收,在带领幼儿写生时,会指导幼儿观察春姑娘的足迹,尽量用详细的话语描述。

  幼儿 A:“我在小草中发现了春姑娘的足迹, 小草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我进行了指导小结。

  教师:“是的,我们在小草中发现了春姑娘,小草的叶子是什么绿? ”“嫩绿色”. “为什么会是嫩绿色? ”

  幼儿 B:“因为小草是刚发芽,刚发芽时叶子最嫩的时候,所以是嫩绿色。 ”

  在幼儿交流的时候, 教师可以适当帮助幼儿梳理所看见的美景的位置、特征、色彩等,这样的写生打破了传统的绘画教育观念和模式, 变 “范例---示范---临摹” 为 “观察写生---语言引导---欣赏创作”,使写生活动成为有美感的个性体验。

  2.提供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中对艺术领域的指导明确 提出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教师应该在全面了解教学实际和幼儿实际的前提下选题,选准教材,即选择贴近幼儿生活,以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便于幼儿感悟、理解,乐于接受的实物或画面,能够表现出对生活和自然美的感受。 我们的幼儿生活美术活动就是把“孩子跟着老师走,教师抱着孩子走” 变 为 “教师顺着孩子引 , 孩子试着自 己 走 . ”例如在《报纸变变变》活动中,利用各种各样的废旧报纸变一样有趣的玩具。 幼儿通过自主学习、探索,逐步了解并讲述出来,我把孩子们讲述的制作过程以操作步骤示意图记录下来, 并当场操作尝试,示范制作难点,一改以往教师示范,幼儿跟学的方法,让幼儿边观察边对比,边在操作中自我建构,掌握技能,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制作,完成作品,充分展现出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3.寻找生活化的美术创作材料,拓展幼儿的思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 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3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选择相关的废旧材料, 组织幼儿开展美术活动, 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情趣。 及时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增添一些生活化的美术创作材料。

  例如在春天的主题中,开展了美工活动《可爱的蜗牛》。 活动前,我带着幼儿在雨后散步观察蜗牛,在观察的时候我们引导幼儿观察蜗牛最明显的特征即蜗牛壳。 一位孩子激动地告诉大家,大大泡泡糖的盒子可以用来作蜗牛的贝壳,大家听后都觉得非常适合,于是孩子们纷纷决定明天带糖盒。 第二天, 每个幼儿都带来了糖盒。 唯独有一位幼儿带了一袋螺蛳壳,大家都围观,对该幼儿带的螺蛳壳表示怀疑。 该幼儿立即拿出在家中制作的小蜗牛,小小的螺蛳壳里真得活灵活现的出现了小蜗牛。 于是,我表扬了这位幼儿,请他介绍他收集的过程,原来他是在吃饭的时候想到的,正巧家里吃饭烧螺蛳,孩子将吃好的螺蛳壳洗干净带来。站在尊重幼儿的角度, 我们应该拓展更多的丰富的来自生活的美术创作材料。 幼儿美术活动材料生活化,即“美术”与“材料生活化”二者巧妙地结合。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美术教学中的阶段反思

  通过内容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等策略,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 通过幼儿良好的美术行为表现可知, 生活化的美术表现题材与活动十分有助于幼儿美术活动兴趣的养成。 贯穿以生活化取向,幼儿能感受得更深刻更直接。 通过自身的体验,积累起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再引导幼儿自愿地、自由地表现,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动力也就越充足,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学年的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的探究, 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想象创造、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我们的确不需要幼儿交上很精致的美术作品, 充满个性的生活化美术教育,才能让幼儿走进生活,发现美丽!

  参考文献:

  [1] 周洪宇著。《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5.1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内容与要求中的第三点,教育部印发,2001.7.2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指导要点中的第三点,教育部印发,2001.7.2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