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如何贯彻情感教育

更新时间:2019-10-11 来源:美术教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美术教育论文】

摘要

  要想在教育中达到预期目标,就离不开情感教育因素在其中起作用。因为教学过程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发展过程。情,对人们的行动起着巨大的作用。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因此,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1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应从单纯重视传授知识转向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优美环境和和谐的师生、同事关系的优势,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得到全面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我们美术教学里仍然少不了情感教育。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2 如何贯彻情感教育

  在美术欣赏课里,主要以提高学生艺术感受能力、培养和升华情感为主。在欣赏课里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采取多种活动,突破时空界限和教学常规,多途径、多层次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切实发展和升华学生爱生活、爱艺术和乐于分享、奋发进取等情感。积极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加强艺术情感教育。

  美术欣赏可以看作是美术创作的逆行。创作先由美术家内心发生感动,再表现于一定形式和媒体中而形成作品。欣赏则是先针对作品的外部,再体会作者的感情,体现了由感性到理性的提高。

  a.直观感受,叙述感觉。

  b.分析形式,探寻缘由。

  c.解释含义,体验情感。

  d.评价判断,升华情感。

  2.1 欣赏优秀作品,激发情感

  情感是创作的原动力,是作品的生命力。叶圣陶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溢,而后有所撰作。”好的作品是作者情动于中,溢于言表的产物。如果不能领会作者感情,就不能说真正读懂了作品。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美术作品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在美术的审美实践中逐步发展与丰富。在一节剪纸课上,我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剪纸作品,学生看后都赞叹这些作品的精致、美丽。

  随后通过投影仪向学生展现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位老人正在剪纸,告诉他们刚才所看到的剪纸就是这位老奶奶设计剪出来的,学生听了都非常惊讶,趁着这机会我就鼓舞他们:“老奶奶这么大的年纪都能将剪纸剪得那么好,我们同学也应该可以做到,现在可能还不熟练,但只要大家肯学,肯练,一定能行。”最后向学生讲述剪纸的来历、现在发展的情况……通过介绍和欣赏,学生对剪纸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的情感。

  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的不足,能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是比较困难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我想这句话应该能给我们以启迪。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激发,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其一是引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如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的痛苦的表情,等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此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其二是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像,但是问题不要太多,要少而精,重点要突出。其三要以肯定的态度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这一点很重要。曾有文章介绍美国人为中国学生上的一堂课,就很值得我们学习。教师问一个学生为什么喜欢一幅罗马武士的浮雕照片时,学生回答说:“照片上的武士很像我们中国的兵马俑,我感到亲切,所以我喜欢这幅画。”这位美国教师便带头鼓掌说“:你爱你们的国家,真了不起!”就这么简短的评价,实质是表扬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特别是“真了不起”,能让学生备受鼓舞,明白了“爱国”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艺术化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够提高师生的自我认识,而且具有一定的情感动力和功能。一般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的评价是兴奋的催化剂,美术教学评价应该以鼓励为主,要让学生不断品尝成功的滋味,享受满足的喜悦,让他们有一种进步感,从而激活专业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位引导者和鼓励者,随时要注意学生的情绪,要通过渲染和营造一种气氛来感染学生。我们知道欣赏美术作品的关键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那个美国教师在课堂上就做到了这一点,通过自己的微笑、夸奖,渲染了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引发了联想,强化了情感体验,进而达到了情感共鸣,取得了欣赏教学的最佳效果。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情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我们最方便、最有效的,也是我们千万不能忽视的教学手段。

  2.2 调动感官,形象感知,激发情感

  一般来说,审美主体的自然结构包括多种感官,诸如眼,耳,口,手,脑,等。欣赏教学中“,眼看”会使学生在视觉上受到撞击,产生直觉的审美愉悦;“耳听”能使学生接受审美思想的启示,产生想象的空间以及情感的共鸣“;脑想”促使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展开想象,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

  在欣赏《中国画》里的徐悲鸿《骏马图》时,我先展示作品,学生首先感受到的是骏马的那种雄壮矫健,气宇非凡的英姿,在视觉上产生了一种瞬间直觉的美感;接着,我又播放一曲《骏马奔驰保边疆》的音乐,此时,学生进入了一种情境中,想象着千军万马驰骋万里的场面,产生了审美想象;紧接着我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向学生讲述了作者当时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毅然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以马为主题,刻画出各种铁骨铮铮,雄健昂扬的骏马形象,赋予了战时的民族精神,而且常常以“迥立向苍苍,哀鸣思战斗”等诗句,来激励斗志,振奋民心,这时学生被作者所表现出的那种不可侵犯的民族精神和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深深地感动,随着想象的展开,学生的情感被大大地激发,欣赏活动推向深化,情感得到升腾,从而逐渐领会到作品的内涵与意蕴。多感官参与学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艺术作品内涵的领悟和随之而来的审美愉悦及审美想象,提高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3 结论

  学校美术教育,是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体系中通过美术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其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美术家,而是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掌握美术方面的知识,去培养学生的种种美术方面的能力和品质。所以我们必须把传授知识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作到情景交融,才能以情诱导人,以情感动人,以情启发人,以情鼓舞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