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并增强教学效果的手段

更新时间:2019-09-14 来源:语文教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语文教学论文】

摘要

  0 引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的方法很重要,如果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就会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阻碍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轻负担,高质量”。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会选教法,能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只是。 那么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呢?

  1 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能够使学生乐于学习。 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把课上的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内在动力、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只有学生乐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1.1 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事物。 因此,学生会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非常感兴趣,而现代电教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形象,使表现手法变的多样性。鲜明的色彩,逼真的外形,连续的动作,极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每当打出幻灯,播放录相,录音机时,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新奇精彩的画面令学生惊叹不已,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入情入境。
  在低年级教学识字时,传统的教学手段,一般一节课可教 6-8 个生字,而利用了电教手段,则可达到 12-14 个生字,效率提高了,因为电教手段可以使新授课时间缩短,练习时间大增,练习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时幻灯出现的象形子的“象形”,能帮助记忆,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尤其对低年级学生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画面,有利于他们识记。这就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质量。

  1.2 增设课内活动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思想性,趣味性强,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题材,知识点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活动激发兴趣。 课内增加适当的游戏内容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学习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最适合于低年级教学,因为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精神食粮,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手脑口眼耳齐动,使学生易获得知识,开发智力。 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找朋友,另外,教师可充分利用课中操,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的疲劳,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一举两得。

  1.3 引向课外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内教学效果不及课外进行,让学生走出教室,首先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加上实际操作,亲身观察实物,兴趣就更浓了。 尤其在作文教学中如描写一景物,让学生到室外指导他们观察,就比在教室内让他们自己想象好的多。

  2 注重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学生的“自能”是我们教学的追求,“自能”的程度是评价学习成败的关键。 所以,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自能”能力,那么,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的的主动思考能力,使学生多动脑、多思考。 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得到质量上的提高。

  2.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要提出问题,首先必须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不了问题,又怎能提问?一般的教法都要在课堂上讨论解决一系列课文中的问题,但问题(特别是重点讨论的问题)的提出大多不是由学生完成 ,而是为教师所包办。 教师提出的问题未必符合学生的实际,很可能是学生不需要提出的问题,而要学生要提出的问题老师却未提出。更为不利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机会被“剥夺”了,课后又很难得到补偿。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养成“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的习惯。如果相反,一开始便让学生努力探索,发现问题,形成整个学习活动中的良好开端,这就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中保持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就是从教学的基本环节入手,尽可能彻底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着意培养他们独立寻求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2.2 体讨论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一起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寻求提出问题的答案。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解答,这不仅能直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可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 自我解答也是最能体现课堂教学特征的一个步骤,因为课堂乃是师生集体从事教学活动的场所,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地要发挥其集体优势。 在这一点上,自我解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研讨观念、团结协作攻关精神,有助于形成互竞互勉、民主求实的良好学习风气。
  因此,集体讨论式的自我解答时,提出问题的人往往担起第一发言人的任务。 在进行自我解答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在于精心周密地组织安排,或直接开展全班性的大讨论,或先小组讨论,后筛选出质量较高的,再在全班大讨论。 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倡各抒己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参谋”,相机诱导。还要当好“裁判”,对讨论的结果要拿出主导意见或作出可供学生参考的结论。 有时,为了将问题引向深入,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作适当提示、诱导,让学生在深层的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2.3 自我测试

  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效果如何,需要及时检查,若存在问题,就必须迅速地采取补救措施,并调整今后的学习。 采取学生自我测试的方式,题目由学生自己拟,答案由学生自己做,评分也由学生自己完成。 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直接培养学生自我检测的能力,其次,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和深化知识。最后,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增强其学习能力的自信心。

  3 结论

  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每个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不会因自己的想法不同而自我否定,坚定了自己的学习自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 同样,一个班级内,一个问题,会因为有不同的答案而丰富自己的思维,使整个课堂显得生机勃勃,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真正发展的主体。同时,通过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使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