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癌性梗阻患者经内镜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更新时间:2019-12-28 来源:临床医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

  胃肠道癌性梗阻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的病情一旦发生后对于其正常饮食甚至健康生活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目前在临床对患者一旦确诊后,采用的治疗方式较多,不同的治疗方法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的效果,内镜介入治疗是临床中相对常用的一种方式,且相关研究报道其效果较好,但在临床治疗和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争议。本次我们对患者及时进行内镜介入治疗,在验证其结果的同时,帮助患者及时得到良好的恢复,本次研究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收治胃肠道癌性梗阻患者34例,采用内镜介入治疗。在进行本次研究前,我们均对收治的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概况的说明,表示愿意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我们纳入本次治疗,同时患者需要符合以下纳入标准:诊断明确的胃肠道恶性肿瘤进展期患者,包括胃十二指肠、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复发、邻近脏器(如胰腺、肝胆管、卵巢等)的恶性肿瘤浸润或压迫胃肠道导致梗阻者,已经失去根治性切除机会或不能耐受手术,生存期评估超过三个月;所纳入的34例患者均为年龄超过18周岁的成年人,且患者具有自主的意识,其中将患有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防止影响本次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价34例患者中,年龄为38.5~82.5岁,平均年龄为(61.24±1.12)岁其中包括女13例、男21例;患者均因为出现进食困难、腹胀腹痛、呕吐不止等症状来我院就诊;34例患者中包括8例胃窦癌患者、2例十二指肠(壶腹部)癌患者、1例胆囊癌患者浸润十二指肠、4例胰头癌浸润十二指肠、11例结肠癌患者、4例直肠癌患者、3例卵巢癌出现转移或浸润胃肠道患者。

  1.2、方法

  对34例胃肠道癌性梗阻患者采用内镜介入治疗,针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并探究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临床的改善情况,对于其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首先对于患者进行治疗前,综合患者的既往病史和临床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析,对于存在十二指肠和胃出口梗阻的患者我们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禁食指导,便于手术可以顺利进行;同时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心电等检测,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必要时对患者给予进行镇静、解痉干预,采用5 mg地西泮针、20 mg丁溴东莨菪碱针静脉注射,用药的剂量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即体重和身高等进行酌情加减。对患者采用内镜进行常规检查,针对患者的狭窄口方位和位置进行明确,通过X线透视帮助下在狭窄的远端置入导丝,沿导丝置入造影导管,注入造影剂,对患者的狭窄处详细情况进行明确。如果患者的狭窄情况不佳,很难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可以首先对患者进行狭窄处水囊导管的扩张,以便于后续的干预可以顺利进行。为保证得到较好的手术视野,可予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同时在保持水囊一定压力(5个大气压左右)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短暂的扩张,但是如果在进行扩张的同时患者出现出血情况,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密切干预,出血如果不严重,则不影响正常治疗,出血情况如果相对明显,我们则需要对患者采用一定的止血干预措施;此时扩张及其后续处理部分均顺利完成。按照患者的狭窄情况将内镜妥善置入,同时再次对狭窄的情况和位置进行详细明确[1];然后通过X线透视机对患者进行辅助,帮助患者将金属支架放入到狭窄部位,此时再次对患者在内镜的直视下进行支架位置的观察,在狭窄两端外侧的2 cm均需要有超过的支架,保证其能够在患者恢复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手术后患者尽量减少难吞咽食物的摄入,同时可以在患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采用静脉补液的方式进行干预,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包括患者的肠胃道情况等[2]。完成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持续性跟踪访问,告知患者在出现任何和疾病相关的问题时都可以及时和医护人员进行沟通。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情况,既包括在手术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和在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3];同时对于患者内镜介入治疗的成功率进行观察,患者经过内镜介入治疗后,临床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即梗阻处得到有效扩张,即视为介入治疗成功,否则视为介入治疗失败,其治疗的成功率等于内镜介入治疗成功的例数除以总例数,所得数据乘以100%即可。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34例接受治疗的患者,有3例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较明显出血的情况,后经过对患者进行局部喷洒8%冰去甲肾上腺素或冰凝血酶溶液,成功得到干预,出血并未对患者产生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占总数比例的8.8%;手术后并发症情况主要为1例患者出现轻微渗血的现象,经过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禁食、静脉滴注止血药等干预后得到有效缓解;1例在术后10天出现支架移位,再次出现消化道梗阻迹象,经内镜下调整支架位置后梗阻缓解,并没有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9%。本次经过内镜介入治疗后,有32例患者治疗成功,生存期超过六个月,主动进食情况、营养状态得到改善,占总数比例的94.1%。应指出这其中包括2例手术三个月后陆续出现因肿瘤生长、浸润导致支架堵塞,梗阻复发,经再次的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支架套叠),均缓解,因在可控范围内,上述病例视为治疗成功。其余2例未治疗成功的患者及时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占总数比例的5.9%。

图1-图3
图1-图3

  3、讨 论

  在临床对于胃肠道癌性梗阻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病情的发生很有可能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断发展出现多种继发病症,影响患者健康的同时,使得患者的症状很难再进行有效的治疗。

  目前临床在对于患者胃肠道癌性梗阻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并没有较多切实有效且可行的方法,本次治疗所用的内镜介入治疗属于治疗方法中不多但是相对行之有效的一种。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后能够使得患者的临床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一般而言患者的病情影响和患者本身存在相对明确的个体化差异,因此不同患者也并非均适合进行内镜手术,我们需要针对患者的肿瘤分期等情况进行分析,设计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在适宜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择期手术。而我们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分析,防止患者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不可耐受的现象,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使得患者较难得到恢复。

  例如患者经过临床分析和检查,可能存在肠胃穿孔的现象,我们则需要考虑是否不能对患者进行内镜介入治疗。而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进行治疗后,我们则需要对患者狭窄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必要情况下可以对患者进行X线、CT辅助观察,甚至病变处多次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以便于对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总的来说,怀疑有消化道穿孔、明确存在腹腔广泛转移、多段狭窄或狭窄段过于长(套叠2个支架无法缓解者)、不能确定为恶性狭窄的患者,不予考虑内镜介入下支架置入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前后,均有可能出现出血、食物嵌塞等情况,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在治疗前及时做好应急处理预案,对于患者出血的情况一旦出现则需要及时干预,而针对食物嵌塞、支架移位等出现的情况,我们则通过指导患者在手术后减少含渣较高的食物摄入(部分患者需严格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限制活动量,减少该类现象的出现,在患者食物摄入量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针对患者采用静脉输液等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同时使得患者的身体情况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4]。本次我们将同意配合本次研究,且符合手术指征的34例患者纳入,及时进行内镜介入治疗,在治疗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9%,并发症经过及时干预,患者均及时缓解,并未因并发症而对于患者产生严重影响;有2例术后三个月陆续出现支架堵塞,梗阻复发,也由此可见由于大多数患者肿瘤本身并没有有效治疗、控制,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可预期的术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要面临上述情况,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本次经过内镜介入治疗后,有32例患者治疗成功,占总数比例的94.1%,其余2例未治疗成功的患者及时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占总数比例的5.9%。充分说明,内镜介入治疗胃肠道癌性梗阻患者具有一定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内镜介入治疗胃肠道癌性梗阻的研究发现,其对于患者的临床情况能够进行良好的改善,同时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对于患者并不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郎建华,屠政斌,高泉根,等.内镜下支架置入术在治疗结直肠癌性梗阻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02):132-133.
  [2] 徐美东,钟芸诗,姚礼庆,等.双镜联合治疗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2(10):35-36.
  [3] 苟维杰.急诊内镜介入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5,21(8):1451-1454.
  [4] 覃 文,程德志,郭文邦,等.老年结、直肠癌性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6(22):82-83.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xuelunwen/2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