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除草的主要方法及生草技术

更新时间:2019-10-22 来源:行政法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行政法论文】

摘要

  对林木育苗而言, 苗圃主要包括幼苗繁殖区、小苗培育区、 大苗栽培区和采种母树区等几部分。不同分区的功能不同。 幼苗繁殖区和小苗培育区主要用来种子播种繁殖幼苗和扦插、嫁接、压条等来培育小苗;而大苗栽培区和采种母树区主要用来定向培育一定干型、冠型的出圃大苗和采种所需的优良母本树木的栽培。 在苗木培育过程中,杂草往往会对苗木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苗圃杂草的控制是苗圃育苗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1 田间杂草的危害程度

  田间杂草是苗圃育苗质量最主要的为害来源之一。 苗圃用于除草的成本占总成本的 80%[1]左右。陈琳等人[2]调查发现,甘肃河西田间双子叶杂草 84种,占 77.78%,单子叶杂草 22 种,占 20.37%,其中,最常见的有:藜,野燕麦,田旋花,刺儿菜,稗草,灰绿藜,反枝苋,芦苇,萹蓄,苣荬菜等。 谢鹅云[3]也调查发现,河西灌溉农业草害区主要杂草有藜、野燕麦、田旋花等。 但在自然的协同进化中,当地的作物对当地的杂草一般都有一种抑制作用,双方都有平衡点,不会对苗圃或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但外来的入侵杂草则可能造成苗圃育苗的失败。

  陈叶等人[4]研究表明,甘肃河西地区外来入侵杂草有 5 个优势科,分别是禾本科、豆科、苋科、菊科、藜科,共计 25 种,占总数的 62. 5%.其中,藜、狗尾草、田旋花、曼陀罗出现的频率最高,分别为 64.5% 、55. 2% 、45. 3% 和 42.4%. 这些入侵的杂草,由于在当地没有协同进化的抑制物种, 一旦入侵,往往会成为优势种,造成农业生产的严重损失。

  2 苗圃除草的主要方法及措施

  2.1 化学除草

  目前,苗圃除草主要采用化学除草,辅之以人工除草。 对苗圃籽播幼苗,出苗后到出现四、五片真叶要经过一个缓慢生长期,这段时间内苗木对干旱和杂草等不良环境抵抗力很弱,而杂草生长十分迅速,如用人工除草,一费人工,二易伤苗,若不及时清除,往往形成草大苗小,严重影响幼苗生长。 而采用化学药剂除草则效果很好。 对不同苗木其适用的化学药剂亦不同。

  党风锁等人[5]研究在苗木发芽前,喷施 40%乙阿合剂可以有效防除法桐、月季和红叶小檗等落叶花灌木地中的各种杂草,持效期达两个多月;拿捕净对万寿菊、一串红等双子叶播种苗地中的单子叶杂草控制力极佳,一串红移栽地使用 48%氟乐灵除草效果较好。 孙加礼[6]用氟乐灵对夏播桑苗圃进行除草发现,0.15g/m2的浓度除草效果最佳,除草率可达 92.38%. 何月祥[7]用果尔、氟乐灵、盖草能对绒毛白蜡苗圃进行除草,结果表明芽前氟乐灵除草效果最好,除草率达 93.8%以上,苗期盖草能+果尔除草效果好,达 85.2-92.3%.陈永清[8]用 0.9ml/ m2的割地草对杉木无性繁殖扦插苗圃进行除草试验,30d 的抑草率达 99%以上。 黄仕键[9]在杉木苗圃用 0.06-0.75ml/ m2的果尔乳油喷施除草效果最好, 且对杉木生长没有影响;邱建波[10]使用 50%丁草胺、24%果尔进行杉树苗圃地除草,除草率达 91%以上。在防治杂草上,生产上曾经应用较多的一种药剂是草甘膦。 陈贵虎等人[11]研究草甘膦对枳苗圃杂草防治的效果发现,10%草甘膦水剂 40~60 倍液对枳苗生长无影响,但杂草防治率达 95%以上,残效期达 60d;董生兰[12]用 0.3g/m2的草甘膦防治苗圃杂草,除草率可达 85%,而且苗木不会受到药害;黄生福[13]用 10%的草甘膦水剂 25 倍液对云杉苗圃除草,灭草率在 91.2%以上,且对苗木生长无影响;黄秀峰等人[14]对苹果、柑桔、甘蔗、葡萄等果园和苗圃除草,发现 0.225g/m2的草甘膦, 药后 20d 除草效果可达100%,远好于扑草净、敌草隆及西玛津。 对梨园的杂草进行化学防治也表明,每 667m2喷施草甘膦 2kg+2,4-D 丁酯 50g, 其除草率药后 15d 可达 100%,药后 25d 也达 96.7%[15-17].

  2.2 物理除草

  化学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除草剂抗性杂草植株的出现、土壤污染、水质的退化、以及对非杂草生物(特别是人、畜)的危害等等。 为了减小化学除草剂的各种为害,苗圃除草也进行了很多物理除草的尝试。 其中较为成功的是地膜除草。 在 21 世纪初的大量试验表明,黑膜的除草效果是最理想的。 徐云龙[18]对柑桔苗圃除草试验发现,黑色或银黑双色膜的抑草效果好。 笔者在生产中发现,先进行行间覆膜,然后在膜上覆土,对大多数杂草的滋生可起到预防作用。

  除了地膜除草,最常用的物理除草方式是人工除草。 人工除草不但可以减少农药的污染,还可以利用所除杂草喂养牲畜,是千百年来最经济环保的除草方式。 但由于人力成本的上涨,以及技术的革新,人工除草已经被其他的除草方式所替代。 秸秆覆盖、放养、机械除草等新的除草方式正在逐步用于生产。

  通过秸秆覆盖防除杂草在生产上主要用于果园杂草控制。 刘广勤[23]研究发现,果园中种植鼠茅可以有效抑制夏季杂草的生长;赵金元[24]在果园种植鼠茅发现,春、夏、秋 3 个出草高峰均可有效抑制杂草,杂草覆盖率由 35%、50%、90%减少到 3%、0、5%.放养是现代苗圃杂草控制的一种新的做法。 具体做法就是在大苗栽培区和采种母树区放养以食草为主的猪、鸡、鸭等家畜家禽,以抑制杂草对苗圃树苗生长的影响。杨朝武等人[25]研究发现,在果园放养鸡,与对照组相比,放养 40 只/667m2的低密组、80 只/667m2的高密组草本层植被总盖度分别降低了 25%和 96%,说明在苗圃、果园等林地放养鸡对控制杂草有显着作用。 林地放养,不仅可以防控杂草生长,同时,放养带来很大的畜禽收益,畜禽粪便也是有机肥料,可以使苗圃出苗期缩短,苗木更加健壮。李燕等人[19]则尝试设计苗圃的除草机,对苗圃垄沟双侧的杂草用除草机进行除草。 其实,早在 60年代,德国[26]就已经采用碾草机来控制林地杂草了。

  2.3 生物除草

  主要开展主要杂草的植物病原生物的调查,通过在实验室分离、纯化、培养繁殖再接种到原杂草上,用重分离技术获得单一型菌株,以供鉴定。 迄今为止,约有 100 种不同的侵染生物种被研究用于防治约 80 种有经济意义的杂草[22]. 集中于以下几个属: 盘孢菌属 (Colletotrichum) 有 18 种, 镰孢菌属(Fusarium)13 种,链格孢菌属(Ahernaria)12 种和尾孢菌属(Cercospora)8 种。 总共有 41 个属的真菌已经或正在被考虑作为生物除草剂的候选。 例如,日本利用 Exserohilum lnonocera 孢子颗粒剂防治稗草;利用 Epicocosorus nernatosorus 控制水稻田较难防治的野荸荠(Eleocharis koruguwai),已取得新的研究进展。 也有人直接利用可以杀灭土壤杂草种子库中杂草种子的微生物来控制杂草。此外,还可利用不同草之间的相互抑制来达到控制草害的目的。 例如,鼠茅草就可以很好的抑制其他杂草的生长[20].

  3 苗圃生草的可行性及方法

  生草是发达国家在果园普遍采用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果园土壤管理技术,即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多年生豆科或禾本科草。 对苗圃而言,也可通过生草来提高苗木成活和苗木质量。 对于幼苗繁殖区和小苗培育区,杂草主要以除为主。 根据我国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CJ/T23-1999)规定,幼苗繁殖区和小苗培育区内不能有杂草;而大苗栽培区和采种母树区,生草能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改善树体生长环境等作用,特别是在果园发展中大量应用[21].

  生草可采用全园生草、行间生草或株间生草等模式。 一般土层深厚、肥沃,根系分布较深时,可全园生草;而土层较浅、瘠薄时,宜采取行间或株间生草。 一般在苗木生长 3a 后才可进行生草。 目前提倡行间生草、行内化学除草的制度。 在树冠垂直投影处用除草剂除杂草,土壤不需耕作,有利于保护土壤结构,使果树充分利用表土层的养分。

  目前专家综合评价较好的果园生草种有 2 种,分别是白三叶草和鼠茅草[20]. 白三叶草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浅,不与果树争肥,耐践踏,肥效高,生物固 N 能力较强,种 1 次可利用 5-8a. 鼠茅草适应性强、产草量适中、自然枯萎死亡、直立性弱、不需人工刈割。苗圃的杂草控制是苗圃育苗成功的关键一环。

  目前主要是化学防治为主。 随着技术的进步,微生物除草、覆盖除草、机械除草、拮抗除草等一些环境友好型的控草措施将在生产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等领域相继取得重大进展,西方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电子或电力灭草技术的研究, 这将会对今后的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

  若能建立起相关理论,深入开展电场(特别是电磁场)对植物生长影响机理的研究,对农业生产中主要杂草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物理参数进行测试分析,并最终研制成新一代电子除草机,将会占领这一具有巨大市场前景技术的制高点,这对我国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古问为,梁宋棠,黄礼祥。 林地化学除草推广应用效果。广东林业科技,1999,15(3):47-49
  [2] 陈琳,刁绍东,顾明洁,等。甘肃农田常见杂草种类与群落组成。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25(5):55-58
  [3] 谢鹅云,陈琳。甘肃省农田杂草区划。 甘肃科学学报,1992,4:64-68
  [4] 陈叶,高海宁,郑天翔,等。甘肃河西地区农田外来杂草调查和危害评价。作物杂志,2013,1:120-123
  [5] 党风锁,崔征凯,乔建国。 5 种除草剂苗圃除草技术研究。河北林学院学报,1995,10(2):131-135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falvlunwen/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