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络语言特点及不文明现象治理

更新时间:2019-09-23 来源:德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德育论文】

摘要

  网络时代的到来,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话语空间.青年大学生是网络参与者的主力军,通过微博、微信、腾讯 QQ、电子邮件等互动交流工具,开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一时间,海量的话题喷涌而出,令人眼花缭乱.然而,网络语言不仅涉及到青年对网络语言运用的狂欢,而且还涉及到语言运用的善恶问题,也就是道德问题.那么语言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一、语言与道德的关系

  "'语言有没有道德'?严格地说,离开了社会语境的'纯粹言语'是无所谓道德的.所谓道德,它所涉及的是人际关系准则和规范.因此,道德存在于人际互动行为中,离开了人际交往,道德也就无从谈起.人们说话、写文章,以及其他语言文字运用行为,实际上是言语交际行为.因此,它必然涉及人际利益关系,也就有了道德属性."[1]

  语言道德存在于社会个体或群体之间的言语交际行为或语言运用行为过程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言说者说话的目的、如何去言说、言说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听者的反应都涉及到人际的利益关系.当代英国伦理学家理查德·麦尔文·黑尔把道德语言界定为一种"规定性"语言,所谓"规定性"是指它指导人进行行为选择和原则决定.在网络时代,青年是网络主体中的主力军,网络话语构成的青年交流、交往的环境.然而,在青年网络话语空间这一"狂欢广场"上,各式杂语破坏了原来的话语秩序.在现实日常的公共场合的脏话、粗话被直接移植或换个面目搬上了网络,似乎"言必带脏"是网络语言的新时尚.更有甚者,运用这些脏话、秽语,进行人身攻击.青年们所发表的言论的道德失范倾向实在让人忧虑.那么繁杂的青年网络语言归结起来有哪些特点呢?青年对网络语言运用出现了哪些不文明现象?

  二、青年网络语言特点及不文明现象

  (一)青年网络语言的特点

  青年网络话语对于"线下"话语一直处于一种混杂与模拟的状态中,一方面,它是一种对现有秩序的重复,是对"线下"话语模式的模仿与再现;另一方面,它又在"线下"话语的强大压力下不断地创造新的话语模式与话语实践,在借助网络这种技术力量的同时,通过生产新的话语来抵抗旧的话语.与传统话语相比,青年网络话语具有以下的特征:

  第一,混杂性与诙谐性.青年网络话语大多数表现在戏谑恶搞类话语、网络流行语,比如"经典"流行语类的"元芳你怎么看""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等等."网络流行语"中汉字、数字、英语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怪字、别字、谐音字层出不穷,因此从传统语法的角度来评价,很多词语和句子完全是"病句",但混杂性使得使网络语言的语义具有诙谐有趣特.

  第二,创新性和流变性.不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无论在何时何地,青年总是社会的一部分.如跟社会热点事件有关的网络词语"群",如"躲猫猫"、"我爸是李刚"等等.同时网络语言还与青年的本质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年是最有创造力的全体,个性话的网络词语,比比皆是,如"有木有"、"亲"等等.旧的词语不断被淘汰,而新的词语又以极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并且得以流行,呈现出鲜明的多变性.

  第三,简明性和形象性.青年网民们为了方便交流,加快文字输入的速度,采用缩略简约的语言形式,如 GG(哥哥)、PPMM(漂亮美眉)等;网络语言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利用键盘创造出的符号风趣幽默、生动可爱的图形.

  (二)青年网络语言不文明现象

  第一,语言的泛娱乐化.青年网络语言在网络狂欢式地展示其嬉戏、讥讽、怒骂、亢奋,"在现实广场上流行的脏话、口号式语言在网络上也同样被发扬光大.如同是广场狂欢节的基本情绪一样,理性也从来不是网络论坛的通行证.在人数众多的广场上,还可以迅速制造出"场效应".如大连某学院的大学生翟某(网名:兽兽)所引发的"兽兽门"事件;2010 年 02 月 26 日网上疯狂流传"北京某学院大学生张某某"的"北影门"事件;更有"重庆女大学生卖身救母"、"求包养"的帖子成为网络热帖以及"艳照门"事件等.

  第二,语言粗俗、使用秽语.目前,在一些门户网站的论坛里,粗口、脏口使用的频率相对比较高,甚至还出现还有评选"中国古代十大淫诗"等侮辱中国古文化的帖子也出现在网络中,这些无聊的内容既破坏了汉语言的规范和诗性,也反映了部分青年网民内心空虚、无所事事的社会心理,这显然不是什么创造,更不是什么语言的智慧,纯粹就是一种语言的污染.如 2010 年 5 月山东卫视曾报道的关于沈阳一名大四杨某大学生因不满女友与其分手为报复女友擅自提出分手而公布女友不雅视频、联系方式,并用淫晦、粗俗的文字侮辱对方,并用肮脏的语言诋毁女友.

  第三,语言暴力.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在青年网民们普遍匿名的遮蔽下,彼此成为"蒙面人".青年群体在蒙面的情况下变得不理性,野蛮,口出狂言,脏语.青年网络话语暴力或许正是这种群体行为在网络上的演绎.莫斯科维奇的《群氓的时代》、勒庞的《乌合之众》认为群体行为的根本特点就是非理性,容易陷入到一种无意识的混沌状态当中."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在论坛、BBS、贴吧、聊天室、虚拟社区等场所聊天时的粗口、脏话等言语如"去死吧"、"弄死丫";或是通过展开"人肉搜索",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侵害当事人名誉权.打着以"正义"、"良知"为旗号、以充满诽谤色彩的语言为利器,动辄对当事者进行道德审判;或宣称"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受害的丈夫做祭品",或沮咒偷情者"死无葬身之地",或发布"网络追杀令",甚至一些网民还组织虚拟审判,以静坐、游行、谩骂、自杀等虚拟形式集体声讨事主.

  三、净化网络语言,引导网络语言走向真善美

  在网络交谈的过程中谩骂、诋毁现象较多,使用语言秽语、暴力.净化网络语言,显得尤其重要.陈汝东认为:"言语交际行为的道德准则,即言语交际主体实施言语交际行为时,所应担负的道义责任与所应遵守的道德标准和原则.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关于说写行为的,二是关于话语理解行为的."说写行为的道德准则包括"言礼"、(即言语行为要合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道德伦理制度)"言诚"、"言实"和"言信".话语理解行为的道德准则包括"言境统一"、"言实统一"、"言人统一"、"言行统一"和"言德统一".具体来说,一方面引导青年在网络说写时,符合"言礼""言诚""言实"和"言信".另一方面引导青年在理解网络语言时做到"言境统一"、"言实统一"、"言人统一"、"言行统一"和"言德统一".而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通过网络主题教育,对网络用语进行正确的引导.青年在使用网络语言的时候同样要遵循社会道德伦理.青年作为"互动式社会"中的群体,在互联网这种互动性、参与性极强的虚拟空间中,聚集、交流.青年网络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来看,都是基于他人话语之上的,评论是针对他人的言论而言,恶搞和编纂是在他人创设的语境中的颠覆,哪怕是博客中的自我抒情式表达也总是有着他人表述的影子,形成自我和他人的一种对话关系.通过网络主题教育,引导青年的说写行为符合"言礼""言诚""言实"和"言信".

  第二,培养青年语言思维能力.主要是指青年大学生对于网络语言,要学会辩证的看待,不是单一做受众,或者是被动的宣传.而是应该对于网络语言有所区分,对于不道德的网络语言要学会拒绝使用.与此同时,培养青年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认知、取舍、质疑的能力,加强大学生制作并理性传播信息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考虑网络客体的利益与感受,节制任意表达自由的欲望,客观而准确的鉴别信息内涵,学会理性鉴别与法律、法规、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伦理不符的内容,学会识别扭曲人性的语言垃圾,自觉做好并履行"把关者"的职责,为减少信源污染、信息滥用、妨碍他人的传播行为做出典范和努力,使整个网络世界日趋稳定、有序、和谐.在语理解网络语言时,做到"言境统一"、"言实统一"、"言人统一"、"言行统一"和"言德统一".

  参考文献:

  [1] 陈汝东. 话语理解中的道德准则[J]. 道德与文明, 2000(4).

  [2] 周暾. 论网络话语的生长[J]. 湖南社会科学, 2009(4).

  [3] 徐迎春. 众声喧哗:中国网民话语的类型与生成机制考量[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0(6).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