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级教学的B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更新时间:2019-12-24 来源:音乐教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音乐教学论文】

摘要

  一、关于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高考英语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生源地分布广,这使传统上以同一专业的行政班为授课单位的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扩招后的学生来自教学质量悬殊的不同地区,他们的英语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表现突出,采取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在自然班进行教学明显已不能适应扩招后面临的新形势以及时代的新要求。传统而单一的教学方式忽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差异,无疑会导致程度好的学生课堂上“吃不饱”而程度差的学生“跟不上”,这样会严重抑制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既不利于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这一状况下,在高校进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大学英语课程的分级教学可以从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的语言输入性假说寻求理论依据。按照语言输入假说,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说学习者要习得语言只能通过“i+1”输入模式获得,这里的i代表学习者的现有语言水平,而1则指的是依照自然顺序应该学会的语言形式。只有在学习者所获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充分的情况下,其语言水平才可能过渡到“i+1”层;同理,当语言输入超出或者低于现有水平即“i+2”或“i+0”甚至“i-1”时,学习者便无法获得可理解性输入。

  二、推进B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措施

  目前,多数高校的分级教学都采用的是三分法,也就是按照学生的高考或入学英语模拟成绩把他们分为A、B和C三个级。其中B班的学生属于中间层次,所占比例最大,通常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针对该层次的学生教学一般是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笔者在数年的B班教学实践中发现,即使英语水平优于C班,B班的学生英语底子仍然较薄弱,长期缺乏学习成就感,课堂积极性远不如A班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不能达到分级教学的预期。在这样的情况下,B班的任课教师必须积极思考,根据具体教学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实际需求和年龄特征等,采取各种合理的教学策略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总结多年的任教经验,B班的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态度对学习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由于英语底子较差,学生容易对英语产生畏难情绪,对英语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甚至有意回避。因此教师应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依照循序渐进原则。针对B班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教师应该从巩固英语基础知识抓起,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讲为主泛讲为辅,精讲的内容比重需要超过A班。在大一阶段选择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听力材料不能太难,需要先对语音和语法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写作与翻译均需要从简单基础开始练习,只有在完成基础知识巩固阶段后加大听说读写的训练,逐渐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特别指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倡教师推动大学英语的教与学发展朝向个性化和自主学习。B班的任课教师应向学生尽可能的提供各种自主学习资源、推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课外学习资源,借助网络开展自主学习。可以把课外自主学习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实现学习资源的多元化,使得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时间。

  参考文献
  [1][美].Stephen D.Krashen.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2][美].Diane Larsen-Freeman,Michael H. Long.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London:Routledge,199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李道顺,陆金燕,孙沅媛,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利弊探讨--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改革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
  [5]李炯英,戴秀珍.从i+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J].山东外语教学,2001(1).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