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版权保护的法律对策

更新时间:2020-02-16 来源:知识产权法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知识产权法论文】

在数字化技术和大众阅读习惯转变的推动下, 传统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化革命, 学术论文的网络出版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 网络出版经济环保, 也有助出版物的网络共享和社会普及。 其中, 中国知网、万方和读秀等网络出版平台已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出版平台, 为期刊文章和硕博论文的网络出版和社会共享提供了便捷平台。 一些与学术论文出版相关的网络平台如新浪共享、 百度文库等也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网络出版平台。 此外, 一些学术论坛如国学数典等也大都开辟了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的专门板块。 可以说, 在数字化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高度普及的今天, 学术论文的网络出版已成为最为重要的出版方式之一。[1]      与传统纸质出版相比, 网络出版物因法律机制不健全、 监管机制乏力和技术支撑不到位等原因而长期存在盗版侵权、 肆意下载、 版权归属难以界定等版权保护难题。 如何增强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的版权保护意识, 逐步健全和完善版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和体系, 是网络出版常态下学术论文版权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版权保护遇到的异于传统出版的新问题。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出版行业数字化技术水平的提高, 网络出版已成长为一个颇具实力且蕴藏巨大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不仅改变了信息沟通方式, 还创新了文明的保存形式。 在传统出版模式下, 版权侵权主要只是未经着作权人许可而擅自将出版物的内容进行直接或变向传播, 进而用于牟取利益的行为。 在网络出版迅速发展并高度普及的今天, 学术论文的网络出版侵权行为频频发生, 乃至成为普遍现象, 不仅形式多样, 且方便快捷, 导致网络出版产业发展与着作版权保护间的矛盾愈发突出, 成为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难题。[2]      目前, 学术论文的网络出版平台众多, 在推动学术文化繁荣发展和壮大相关文化产业的同时, 也导致版权保护难题越发突出。 其中, 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常见的版权侵害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 盗版侵权更为普遍。      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的侵权现象在业内非常普遍已是不争的事实, 不少着名的公共网站、 个人主页为了增加访问量, 通过提高点击率达到提升网站影响力, 进而实现商业利润的目的, 常在不经学术论文作者或出版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把其学术论文刊载在网络中予以传播, 免费或收取适当费用供网络读者下载、 阅读和使用。[3]      还有一些学术论文的网络出版网站为其他网站提供链接,以扩大学术论文的网络共享范围。 显然, 此类现象属于盗版侵权行为。 然而, 学术论文的网络出版及相关的盗版侵权行为在目前的版权法律保护机制内几乎不受任何约束, 广大下载使用者也意识不到其属于违法行为。 如新浪共享曾经是国内影响较大的学术论文网络出版平台, 其在免费为使用者提供下载链接的同时, 还对部分学术论文实行积分下载。 显然, 新浪共享资料为国内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捷平台, 然而其公然侵犯学术论文作者及出版者版权的行为却在近年备受诟病, 以致被查封整顿。      2. 版权归属难以界定。      印刷出版物的着作权在 《着作权法》 中有明确规定, 诸项权利的界定也非常清晰, 一般不容易产生混淆。 然而, 网络出版物的着作权在 《着作权法》 中却缺乏相应的规定, 人们参照现行 《着作权法》 对网络出版物版权作出解释时往往会面对诸项权利界限相对模糊的难题。 实际上, 我国目前的 《着作权法》 在网络出版物版权归属方面的界定并不明确, 尤其对网络出版中学术论文作者的版权结构和相关权益缺乏明确界定, 成为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作者版权保护中遇到的重大难题。 网络传播速度快、 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彻底颠覆了传统纸质出版的概念, 版权所有者和使用者都不清楚该如何保护和行使自己的相关权利。 比如, 现在很多学术论文出版网站刊载了相关论文却不知道该将数字版税交给谁。[4]      目前, 随着手机和网络等新媒体出现后, 各种学术论文可能来自原作者, 也可能来自传统出版商, 也可能来自网络出版商, 导致学术论文的版权归属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 可见, 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版权归属难以界定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过度商业化和版权流转造成的特殊情况。      3. 版权授权纠纷频发。      当前, 学术论文网络出版平台一般在刊登学术论文前会与作者或出版社签订允许刊载的协议, 一些学术期刊也会在刊载学术论文前征询作者意见, 已明确是否允许网络刊载。 然而, 一些学术期刊为提高点击率和影响力, 还会以是否允许刊出的学术论文被登载在知网等共享平台上作为是否同意文章发表的条件, 乃至不经作者同意直接将学术论文刊登在中国知网等网络出版平台上, 导致网络出版的侵权授权纠纷频频发生。 另外, 高等院校的硕士及博士论文在答辩后的一段时间内也会被刊载在中国知网等网络出版平台上以供查阅和共享。 实际上, 硕博论文的网络出版一般未经作者本人同意或授权, 是否刊登在知网上只是学校单方面的规定。 从网络出版版权保护的角度看, 高校通过刊载硕博论文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版权授权问题。      二、 当前我国法律在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版权保护方面存在的短板。      1995 年 , 我国开始学术论文的网络出版实践 , 当时 《神州学人》 作为主要面向海外读者和学者的学术杂志于 1995 年 1 月开始在每个星期五将学术论文刊载在网络中。 因此,《神州学人》 杂志是我国第一部以网络出版形式刊发学术论文的中文期刊。 随后, 中国激光杂志社主办的网络期刊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开始把收稿、 编审、 发行、 营销和用户访问控制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网络化发行。[5]      截至目前, 我国学术论文的网络出版已成为颇具规模的文化产业, 国内几乎所有的中外文期刊和硕博论文几乎都在发行纸质版的同时, 定期在中国知网等网络出版平台上发行。 学术论文出版的网络化和商业化在推动学术文化繁荣发展和培育相关文化产业的同时, 一直在版权保护中存在短板, 存在法律机制不健全、 缺少法律约束和技术支撑不到位等难题。      1. 网络出版物版权保护法律机制不健全。      在传统的纸媒出版中, 我国 《着作权法》 相对明确地对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的版权归属及权利义务作出了界定, 对版权使用及所有者的权益也规定得非常明确。      因而, 在传统的纸质出版模式下, 我国既有的版权保护法律机制虽与国外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但学术论文作者的版权基本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然而, 在网络出版模式下, 既有的版权保护法律难以对学术论文作者的版权概念及相关权利义务进行明确划分, 尤其是过度商业化的网络出版环境中, 因数字授权、 版权流转机制的不规范和不健全, 现行 《着作权法》 难以对网络出版中学术论文的版权保护进行保障。 明确版权归属及相关权利义务是版权保护的核心问题, 在此基础上确定侵犯学术论文作者版权应负的法律责任则是有效保护网络出版物版权的基本措施。 显然, 网络出版物版权保护法律机制不健全难以对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的版权予以有效保护。      2. 网络出版中的复制行为缺少法律约束。      在学术论文的网络出版中, 复制是使用者使用学术论文的基本方式之一。 显然, 不经作者本人同意, 直接复制使用其学术论文内容属于侵犯版权的行为。 现行《着作权法》 对复制权的规定比较明确 , 所谓复制主要是指以印刷、 录音、 录像、 复印、 翻录、 拓印和翻拍等途径制作学术作品的活动。[6]复制行为必须以固定的方法将学术论文再现在其他形式的载体之上, 受到有形载体和固定方式的制约。 在传统出版模式下, 对学术论文的复制是一种有限复制。 然而, 在网络出版环境中, 学术论文的复制行为因技术突破摆脱了有形载体的限制,从有限复制变成无限复制。 未经作者本人同意擅自复制使用其学术论文的行为属于侵犯版权的行为, 但在网络出版环境下, 现有版权法律保护机制很难对复制侵权行为进行约束, 以致网络出版中的学术论文复制侵权行为泛滥成灾, 乃至几乎所有复制使用者都认识不到其属于侵权违法行为。 复制学术论文并进行商业牟利的行为在网络出版环境下更是司空见惯。      3. 网络出版主体的出版发行权缺乏法律监管。      现行 《着作权法》 的第 10 条对发行作出了明确界定, 所谓发行是以出售或赠与方式为社会大众提供学术论文原件或复件的活动。 在传统出版中, 发行一般是践行复制权的前提, 没有发行的市场销售行为, 学术论文复制权的商业效益也难以实现。 目前, 学界对网络发行并无明确概念界定, 然从功能来看, 网络发行与传统发行相比在技术手段和发行渠道上虽存在区别, 却都是体现学术论文销售数量的方式。 显然, 网络发行实际是传统发行活动在网络出版空间中的延伸。 传统中的发行和复制两种活动相对独立, 在网络发行及网络复制中则往往即时发生, 难以分割。 传统出版中的发行行为不仅提供学术论文的版权, 还向读者提供物权, 而网络发行作为一种全新的发行传播途径, 仅向读者提供具有版权内容的形式就可以实现发行过程。 目前, 我国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的出版发行权因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和相关立法的匮乏而实际缺乏法律监管。      4. 网络出版版权法律保护缺乏技术支撑。      当前, 数字水印技术、 数字内容加密技术及兼容数字水印和数字加密技术的 DRM 技术等在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使用。 DRM 技术是目前网络出版者及作者版权利益保护中比较常用的关键技术, 不仅可以保障学术论文在网络出版中不被随意拷贝或非授权复制, 还能保证学术论文在网络空间中不被随便删改, 能对学术论文电子交易开展计数, 还可控制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的二次传播。 然而,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的版权保护技术相对落后, 尤其是一些学术论文网络出版平台因管理机制不健全和版权保护意识薄弱, 对网络出版版权保护技术应用的积极性不高。 尤其是国内网络出版物版权保护法律机制不健全的现象让很多网络出版商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投入大量资金去加强网络出版物版权保护的相关技术及研发工作, 即便拥有成熟有效的技术条件, 也不愿意投资资金去购买或使用相关软件及硬件设备, 导致国内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的版权保护缺乏切实的技术支撑。      三、 完善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版权保护的法律对策。      目前, 学术论文的网络出版在国内已成为颇具规模的文化产业, 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 我国在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的版权保护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原因主要有: 版权保护意识不强、 法律保护机制不健全及相关保护技术发展滞后等。 对此, 我国应当积极借鉴国外经验, 在增强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版权保护意识的同时,逐步健全相关法律保护机制, 增强技术支撑, 为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1. 借鉴国外经验, 健全网络出版的法律保护机制。      目前, 学术论文的网络出版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然而, 当前的 Web 2.0 及未来的用户时代在推动网络出版迅速发展的同时, 也给网络环境下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带来了更为复杂的难题。 经济学中的 “外部性” 理论在网络出版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然其经济价值却因大量网络侵权行为的存在而大打折扣, 我国在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的版权保护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尤其是网络出版物相关法律机制不健全的现状又让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的版权保护陷入窘境。 当前, 美国及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的版权保护方面拥有相对成熟和完善的法律机制。 对此, 我国应积极借鉴相关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发达国家成熟的立法机制和法律规范, 逐步健全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的法律保护机制。 学术论文的网络出版平台,尤其是相关的立法及监管机构可以选派相关人员到国外考察, 或组织国际性的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版权保护研讨会议, 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讨论, 提出建议, 为我国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版权保护的法律机制建设工作提供方案。      2. 配合法律规定, 推动网络出版版权保护的技术创新。      学术论文属于作者的智力成果, 其所有权和收益权属于作者本人。 通过签订授权协议, 作者本人有权将学术论文的版权出让给出版发行商。 网络出版具有不少传统出版不具备的优势, 其传播的及时性及广泛性导致学术论文的着作权人容易受到版权侵犯, 网络的高度普及也为盗版侵权行为提供了便捷工具。 目前, 我国学术论文出版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版权保护的法律规定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 在网络环境中, 学术论文的出版及发行与传统纸质出版模式不同, 相关的权利义务界定及利益关系更为复杂, 若无必要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支撑很难将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的版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对此, 我国应该在提高学术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意识的同时, 积极配合相关法律保护机制建设工作推进相关技术研发工作,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和成熟的软硬件技术及设备, 增强对网络出版中学术论文出版及发行权利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同时, 还要为学术论文网络出版平台企业提供融资扶持, 制定和完善关于版权保护的技术标准, 引导其积极引进相关技术设备, 配合版权保护机关的司法实践。      3. 明确版权主体归属, 加强对出版主体的法制监管。      学术论文的版权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属于作者。 然而, 在出版商与作者交易后版权归属往往出现如下几种情形, 即传统出版商、 网络出版商和电子书厂商等与学术论文作者共享版权。 同时, 在学术论文网络授权中常常出现超期限使用、 出版方与作者对数字版权理解偏差及数字版权授权链条不规范等问题。 例如, 学术期刊不经作者同意授权便将学术论文在知网刊载的行为就存在授权不规范及超期使用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学术论文在网络出版中版权授权的商业化和复杂化导致归属不明确所致。 对此, 在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的版权保护立法工作中, 要逐步健全网络出版物版权转让和授权的流程机制, 明确版权转移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危害作者或出版者版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同时, 学术论文版权保护的法制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版权归属的监管工作,提升版权法制监管的技术支撑,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及时查处侵犯作者或出版者版权的违法行为, 切实保障版权主体的合法权益。      4. 明确侵权的法律责任, 打击复制等侵权行为。      在传统出版中, 受技术手段所限, 复制行为既需要既定的载体, 也需要依靠专业设备来实现。 所以, 复制行为不仅规模有限, 而且容易得到法律规制。 在网络出版中, 使用者在复制的同时也在享受着学术论文的发行权, 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行为需要经过作者授权,也很少有人知道若不经作者授权擅自复制和发行属于违法行为。 目前, 学术论文网络出版中的侵犯版权行为主要体现为对学术论文的任意复制和法律监管缺失。 对此, 政府要在逐步健全学术论文法律保护机制的同时,重视对网络出版中学术论文违法复制的打击工作, 明确复制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 依法打击复制侵权行为。 同时, 还要加强对学术论文网络出版平台的法律监管, 引导其健全相关的版权保护机制和技术支撑体系, 为政府对网络出版物复制行为的监管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燕, 厉春雷, 钱永红。 浅谈数字出版中的版权保护 [J] . 编辑之友, 2007 (4): 95.     [2] 杨英法。 文化图强正相宜 [M] .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7: 15.     [3] 张旻浩, 吴永庆, 周军, 等。 试论我国纯网络期刊版权的法律保护 [J]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 (24): 67.     [4] 王勉青。 网络出版的版权问题研究 [J] . 法学杂志 ,2011 (2): 50.     [5] 郑舜钦。 网络出版中的版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兼论我国传统出版业的转型 [D] . 上海: 复旦大学, 2008:19.     [6] 洪雪婷。 数字出版物的版权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D] .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4: 36.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falvlunwen/3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