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实现途径

更新时间:2019-10-06 来源:德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德育论文】

摘要

  一、高校德育的内涵

  德育一般认为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1].“德育”是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名词和新概念,开始时只是道德教育的简称。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德育”这一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当初的仅指道德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甚至包括法制、心理、纪律、环境、人口、劳动、国防、审美、理想教育在内的广大范畴[2].

  实际上,诸如文明礼仪教育、公民精神教育、甚至性爱教育等,都应该属于德育的范畴。总体上看,高校德育就是大学生的成人教育,由于人的成长涉及精神层面的很多因素,所以德育的内容就显得庞杂而繁多。

  二、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理论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相分离

  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在人们的认识范围内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教育,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负责向学生传授和灌输价值观念;另一部分是行为规范教育,由有关的学生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但是,在实际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这两个部门往往是各自为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只负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学生管理部门只负责学生管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分离,从而使高校的德育效果很不理想。近年来,高校不断出现的诸如泼熊事件、马加爵事件等,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样的德育体系存在问题。

  (二) 缺乏科学的系统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人们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思想也变得更加活跃,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开始呈现出多元化态势,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目前高校德育已经从思想政治层面延伸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德育评价仅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教学的智力评价,这是将涉及学生思想、行为印证、社会评价在内的综合体进行了简单的量化处理,无法全面考察德育的效果。河南省曾在 2006 年推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并对全省高校进行了一次评估。笔者在参与评估的过程中发现,该指标体系及标准中的许多指标存在界定不清、概括不全的问题,尤其是在绩效评价方面,仅对理想信念状况、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状况和综合素质进行考量,其中理想信念状况考量仅仅停留在对入党人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度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认同上,综合素质考量的内容仅包括相关比赛获奖情况以及人文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根本无法全面反映德育工作的成效。

  (三) 高校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高校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德育的指导思想不正确,组织领导不得力,工作目标和要求落实不到位,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重课堂轻实践、重智轻德、重结论轻过程等倾向比较严重。二是德育方法方式单一,片面强调单向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心理特点,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三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远未落实。“三育人”中只有教书育人受到较多关注,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则无论是在有关工作人员的思想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3].即使在受到较多关注的教书育人工作中,也并非所有的教师都十分重视育人,许多专业课教师认为大学生的德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根本没有把育人工作当作自己的分内之事。

  (四) 高校德育严重失位

  当前,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考察本科生录取分数高低、学生外语四六级过级率、研究生报考的人数与录取率以及一些学术性学科竞赛的成绩等指标,其中智育指标占有很重要的分量,而德育指标被严重弱化。此外,高校德育管理体制不健全,机制不顺、运行不畅、规划不实、队伍不稳、落实不力,这都导致德育在管理上缺乏必需的力度和深度,经常出现决策失误、管理混乱、实效下滑等问题,并进而导致德育的生命力日趋萎缩,德育的整体实效性较低[4].高校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取代德育课的做法,使得很多人不清楚究竟什么是德育。笔者曾专门设计问卷,调查学生是否认为自己接受过系统的高校德育,结果近 9 成的学生都选择了否定选项,由此不难看出德育在高校中的失位。

  三、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一) 高校德育要富于引导性,力求自觉性

  德育的作用是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的知行发生有意识、有目的的变化。要达到这一目的,只有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作用的发挥。如果没有受教育者对德育内容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德育只能是“纸上谈兵”;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德育就不会产生效果。因此,教育者要善于收集和研究受教育者反馈的信息,及时正确地充实和调整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使德育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充分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工作更切合实际,力求受教育者在教育者引导下达到道德自觉。

  (二) 高校德育要追求多样性,把握层次性

  “高校德育应该从大学精神的构筑和培育中寻找创新与发展的新的契机,确立大学师生共同的价值信仰,用大学精神唤醒学生成长发展内在的精神力量,树立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让他们在大学精神的理性激情之中明辨是非,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5]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德育是富于层次性的,高校德育必须找到合理的接受层面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高校德育的层次性,是指不能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强制划一,应该充分考虑人的个体差异性和人的道德境界的渐进性。比如,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看到歹徒行凶时都能做到拼命地与歹徒搏斗,只要学生能够及时拨打 110 报警,就是德育的胜利。又如,损人利己是不对的,但是让所有人都能做到大公无私是不现实的,利己而不损人也是可以接受的。

  (三) 高校德育要与主体的道德需求相结合

  德育虽然是一种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的活动,但它不应该被理解为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更不能理解为与学生心理状态无关的、带有强制性的他律过程。德育的效力在很大程度上不在于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大学生是否自愿接受外在的道德影响。道德需要是人们基于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自我与社会的价值、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自觉遵守一定道德原则规范和主动形成某种道德品质的心理倾向[6].由于道德需求对主体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具有全面的动力作用,因此高校德育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道德教育就是要把人引向幸福,引向希望。一个人最终是否能够把握幸福和希望之路,要靠自己的德性”[7].

  (四)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

  高校德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大学教育的最佳效果就是使大学生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营造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和达到德育自觉性要求是一致的,都是要把道德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从而提高德育效果。

  四、高校德育的实现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对人们思想道德的消极影响日益突出,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相应地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基于高校德育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实现高校德育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群策群力,多管齐下。从教育行政领导层来看,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德育评估体系,对高校的德育工作定期进行考评,并把德育工作的成绩作为评价高校领导的重要指标。从学校领导层来看,必须切实提高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为理念,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将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教师来讲,必须提高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德育课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2) 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前,很多学校提出公共必修课课时过多影响了专业课的开设。在当前的形势下,专门开设德育课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德育还是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要通过教学内容、课时等方面的合理规划,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提供保证。

  (3) 增设人文课,促进学生“精神成人”.目前,部分高校尝试开设了人文课,从学生报名的情况来看,效果不错。大学人文课重点从“人与自我”“人与国家”“人与世界”角度精选优秀篇目进行讲解,以探究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充盈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激励大学生“精神成人”[8]1.可以说,高校增设人文课是解决当前德育乏力问题的措施之一。为了保证人文课的开设效果,高校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量。

  (4) 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充分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受现代传媒手段的影响,目前大学生能够便捷地接触各种形式的艺术,而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传媒开展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艺术的感染下实现道德升华和素质提升,就成了高校德育的一个新课题。不少影视作品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尤其一些展现青少年成长里程的影片,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往往胜过道德的说教。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社会上大量存在充斥着低级趣味的影视和文学作品,这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引导大学生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

  (5) 发挥网络作用,使德育贴近学生实际。当前,网络活动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方面。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大学生的网络活动对其道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注意发挥网络优势,使之成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大学生个体在特定群体中乐意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德育工作者如能有效利用校园 BBS、博客、QQ 群、飞信群、公共邮箱等网络资源开展德育工作,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6) 通过大学文化建设推进高校德育工作。新的形势下,大学文化建设已经不是简单的环境建设,它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学术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建设,特别是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对高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影响。高校应该大力开展科技竞赛、文体活动、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沟通交流,增进感情。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群体组织的关心、支持和指导,让大学生在浓郁的大学文化中进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碰撞与塑造,真正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莫飞平。德育场的概念界定与特点探析[J].学术交流,2005(10)。

  [2] 王世凤。“德育”概念源流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

  [3] 刘新强,李学明。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内在因素及建议[J].高教探索,2004(4)。

  [4] 张伟强。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

  [5] 冯刚。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 推进高校德育创新与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

  [6] 彭定光。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5(3)。

  [7] 朱小蔓。当代德育新理论丛书总序[M]//刘惊铎。道德体验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8] 夏中义。大学人文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1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