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德育活动中主体间性的缺失与措施

更新时间:2019-10-21 来源:德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德育论文】

摘要

  一、主体间性德育的内涵

  主体间性德育是以主体间性哲学作为理论基础的。主体间性最早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主体性意味着自我,而主体间性意味着自我共同体。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自我”,而这些“自我”却拥有一个共同的世界,从而形成一个共同体,单一主体也因此过渡到主体间性。 这种主体间性是通过 “共现”、“统觉”、“移情”实现的。[1]

  后经哈贝马斯、海德格尔、赫勒、许茨等人的发展和完善,现已成为现代哲学的主要形态。 主体间性主要与纯粹主体性的东西相对照, 它意味着某种源自不同心灵之共同特征而非对象自身本质的客观性。 主体间性有以下三层含义:首先,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

  社会之中的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是客观现象。 其次,主体间性是一种关系,即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成单子式的个体, 而是看成与其它主体的共在。 最后,主体间性是一种方法论。 这种方法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2]

  由此,主体间性德育是建立在关系思维中的德育, 它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注重师生间的理解和对话,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相互理解沟通的交往对话并确立的主体与主体间的双向建构过程,是动态性、生成性的发展, 以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的领悟。[3]

  主体间性德育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不是主客二分式,这种方式把受教育者当人,不再是驯服的工具,而是活的人;不再被视为客体,而是有思想、有灵魂、有要求的另一个主体。 二是两者之间活动是双向交往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活动,主体间性德育强调教育双方都是主体,教育者不再是主体“单子”,是与他人共在的自我,并与他人进行着交流和沟通。三是教育方法应是在相互理解、沟通基础上的对话,不是单向式的灌输式。 双方通过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实现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

  二、当前幼儿德育活动中主体间性的缺失

  1.在德育目标上,道德教育功利主义盛行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存在着严重的传统弊端,一方面,道德教育的社会功利主义盛行,过份强调社会价值,德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工具,强调的是德育的功利化的价值诉求, 幼儿德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强调国家作为教育的重要主体有决定和颁布德育目的的权威性, 忘却了德育内在主体性的功能,即育人的功能,这种功利性的德育目标, 成为阻碍个体品德发展的某种累赘或负担,导致了德育工作中的“人性缺失”和“无人”现象,严重地背离了德育之培养德性,发展人性的精神品格之目的,不仅侵蚀着德育的内在魅力,而且也背离了德育的初衷。 忽略了幼儿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扼杀了幼儿的个性和自由。 另一方面, 道德教育的个人功利主义盛行。 认为遵守道德,是因为对自己有好处,为了搏得他人的奖励和规避权威的惩罚。 用功利去解释道德或且用功利的刺激去增进德育, 会越来越远离德育和道德人生的本质,在幼儿德育中,强制灌输既不符合教育本质及人的品德形成规律, 也不符合幼儿道德生命成长规律。

  2.在德育内容上,缺乏幼儿的实际需要

  好的道德规范应该是生命的内在需要, 而不是游离于生命之外的什么东西, 然而, 聚焦我们当前学校的德育, 众多内容往往拘泥于 “圣人的经历” 或先哲的 “丰功伟绩” 远离了孩子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 (经验世界)。 这是一种典型的宏大叙事, 忽略或抹杀了实践环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这对德育功能的实现是不利的。[5]

  目前我国的德育内容是为社会所认可既定道德规范,以期把受教育者塑造出理想的模式以便少走弯路, 由于德育内容是预先设定的, 内容比较空泛, 与幼儿的生活实际脱节, 不注重幼儿的现实内在需要和成长的渴望。 德育过程没有结合幼儿具体、生动、熟悉的实际情况,幼儿只能简单的接受,盲目的服从,做出与之相符的反应。对传授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模式根本不进行仔细揣摩和消化就即时吞噬的教育势必使幼儿物化成为毫无独立性可言的成品, 我们来看一个幼儿园典型的德育教育:教师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提出了“这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之类的问题,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概括—谦让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从小懂得谦让。

  接着,老师拿出大小不一的事物让幼儿选择,提示他们“看谁象孔融一样是个好孩子”,许多幼儿纷纷抢着拿小的。看似教育的效果不错,可下午点心时,同样是这些孩子,却在争抢大的水果。 原来上午的“谦让”更多的是为了得到“好孩子”的称赞。[6]

  此教育方式很容易形成幼儿的畸形人格,思想与行为不一, 没有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以致德育过程只是道德知识的灌输过程, 缺乏 “情” 和 “意”。 使幼儿的主体性、能动性没有发挥出来。

  3.在德育方法上,以灌输为主要形式

  在当前的幼儿德育中, 虽然在理念上我们承认幼儿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并尝试设计幼儿参与德育活动的师幼互动形式, 但实验报告表明,情况不容乐观,许多老师表面上把主体地位交给幼儿,事实上幼儿的主体地位仍然没有保障,德育所倡导的 “大胆提问”、“主动寻找答案”、“勇于探索和创新方法”并没有真正得以实施。

  柯尔伯格指出,控制策略、道德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 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 ”[7]教师这种越趄代庖的压迫式的道德教育,限制了孩子的思维,禁锢了孩子的思想,遏制了幼儿的道德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无法使幼儿深刻感受德育中道德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极大地降低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在杜威看来, 传统道德教育的方法实质上是强迫灌输的方法, 是把现成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准则 “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洞穴中去的一种方法”。 由于训练的内容或与儿童的经验无关,或为儿童的能力所不及,所以“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8]

  三、幼儿德育回归主体间性的措施

  1. 幼儿德育要坚持以 人 为本 ,倡 导 人本 化 的道德理念

  欧美学校凸显人的意义与价值取向, 他们认为,道德是由人制定和设计的,人创造道德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祉,使之更好地生活。德育理论的建构都是以对人的理解为前提的, 以人为本原则应用到德育上,便是人本德育,因而,在人与道德的关系上,道德是为人而存在的,而不是相反。“人本德育”追求德育的合理状态,让德育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让德育体现出人的存在和尊严,使德育中的人从“空场”回归到“在场”。[9]

  在学校德育中坚持以人为本, 无非是表明道德与主体———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在于突出道德是主体的道德,没有主体的参与,就没有道德。现代德育的一种趋势是人性化的, 是人的本性的内在需求, 道德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于幼儿生活的,而是幼儿内在生活的必然要求,幼儿德育活动的开展要坚持以幼儿为本,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幼儿生活的逻辑,以幼儿的道德成长和品德进步为本的思想,紧密关注幼儿的生活世界,切入幼儿的生活经验,反映幼儿的生活实际,着眼于幼儿道德境界的提升。

  2. 幼儿德育要反对道德灌输,提倡道德自主

  杜威主张道德教育要紧密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具体的道德认识,体验和判断克服上述的弊病,促进儿童道德各因素统一协调地发展。反对道德灌输,建立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是人本主义道德理念的拓展和延伸。 柏拉图指出:“奴隶之所以是奴隶, 乃是他的行为不是代表自己的思想而代表别人的思想”。[10]

  道德灌输,严重脱离了儿童的实际生活,无法满足儿童的道德需要,扼杀了儿童的天性, 于儿童的道德发展无益。 杜威看来, 传统形式主义道德教育的失败之处在于把儿童当做一个机器, 无视儿童的兴趣、 爱好和需要等自然的禀赋, 采用高压的手段, 强制灌输道德规则的做法是违背人性的, 不仅无法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 反而导致了儿童道德批判精神的缺失, 教育并不是把外在特定的道德规则和信条灌输给幼儿, 远离幼儿现实生活的任何外在约束都不利于儿童道德的健康成长。 引导学生内化道德, 实现道德自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职责。 在杜威看来, 儿童是在活动中获得道德认识, 发展道德情感并最终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 因此, 他提出了 “从做中学” 的教育方法, 让儿童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地学习、 自由地探索, 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3.幼儿德育要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土壤

  生活世界是一切实践活动的根基, 是道德教育的动力源泉。 鲁洁:“道德产生的前提是人类长期的生活、生存实践。 ”[11]德育只有通过生活世界才能发出力量而真正成为培养人的善的教育活动, 回归生活世界是主体间性哲学的题中之意。陶行知指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教育是死书本。 ”

  而我国现今的学校道德教育往往把至高、 至善的高不可攀的道德标准和坚定政治立场作为主要内容, 这些内容远远脱离了幼儿的生活实际。社会才是真正的大熔炉,在社会生活中寻找道德教育的素材。这一做法,美国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学习,美国的幼儿课程里:

  每天安排 1 小时时间进行品德教育, 内容是有关于幼儿熟悉的周围人物、动物等,如: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医生、邻居的故事,象《你和我》、《幸福生活》等之类的,教师往往采用插图、幻灯片、编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进行教育,道德教育形象生动,每本书都是通过动物或人际故事反映是非、善恶,以及正直、公正、善良、价值观念。[13]

  真正的德育是不可以脱离生活或与生活世界隔绝的。 主体间性德育必须从抽象的道德说教、政治口号、伦理规训中走出来,回归生活世界,回归主体间性的幼儿德育,必须把德育活动当成幼儿人生的一部分,内在于幼儿生活历程之中,选择幼儿德育内容时,必须来自于幼儿的真实生活,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和需要出发,我们可以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学习遵守基本行为规范和其他游戏规则。经常组织幼儿玩带有规则性的游戏,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同时,让幼儿玩一玩、做一做,通过幼儿切身的经历和体验深化所习得的习惯和规则。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