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舞蹈课堂的构建对策

更新时间:2019-12-08 来源:舞蹈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舞蹈论文】

摘要

  高效的舞蹈课堂教学,是在激发、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参与配合来获得真正有效的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以下是笔者对如何构建高效舞蹈课堂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决定舞蹈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要,直接反应在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上,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不断学习来充实提高自己,学习教材教法、新课程理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做新一代的科研型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摈弃“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做好学生学习启发诱导作用,同时要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和谐人际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来优化舞蹈的教学课堂。
  
  (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一尘不变的授课方式,同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分组、自主练习,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只会跳教师教过的舞蹈,而且要有自己对于舞蹈的理解和感受。
  
  (四)及时作好课后反思工作。一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反思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及失误之处。多回顾教学过程,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习惯。
  
  二、合理安排课程,决定舞蹈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备好每节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根本。每节课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这就要求老师要从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这三方面入手,吃透教材,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进行教学,让学生得到统一发展。
  
  (二)课堂内容要合理安排。课堂的内容分配要合理,重难点要突出,通过具体的实践,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无论是授新课还是复习课,都要有具体的训练任务,内容要少而精。因此,将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分组练习、检查、评价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舞蹈课堂

  
  (一)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每个学生能力差异,区别对待。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根据每位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组,实行分层教学。这样不仅兼顾了课堂,也树立了程度比较差的学生学习舞蹈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二)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舞蹈教学中,将多媒体引入到教堂,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形象、生动。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舞蹈的认识、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有利于学生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在技能技巧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了解动作对身体各部分的要求,并且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完美演示,形成直观的视觉认知,有效提升舞蹈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三)开展校园舞蹈活动,提升学生的素质。开展校园舞蹈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对舞蹈的理解能力,又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此活动中,学生的表演才能不仅能得到施展,还能鼓励不自信的学生重拾自信心,既扩大了学生的舞蹈视野和对舞蹈的喜爱,也通过活动增进了彼此间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对优化舞蹈课堂起着重大作用。
  
  (四)做好课堂教学评价。教师经常采取口头表扬和实物奖励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这种形式过于单一,仅仅是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认可,远没有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笔者认为,课堂上不仅要有教师评价,还应该有同学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更能让学生们从多角度认识自己,在课堂学习中建立个人与集体的意识,更加积极地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起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表现欲。
  
  作为新一代教书育人的教师,只有正确运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 才能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实践;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在舞蹈的天空自由飞翔,让他们主动感受、体验和创造,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仲华,温立伟 . 舞蹈艺术教育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 吕艺生 . 舞蹈学导论 [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shulunwen/2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