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

更新时间:2019-06-29 来源:体育教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体育教学论文】

  摘 要:采用问卷及访谈法,调查我国普通高校身体练习障碍学生接受特殊体育教育的状况,主要从学校体育部门管理者、身体练习障碍学生两个层面对特殊体育课程地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资源、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从中学特殊体育开设现状寻找根源,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教育公平和生命关怀理念是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据,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改革与重建,应从政策保障、课程调适、支持系统完善等几个方面着手,寻求学生身心发展的最大值。

  关键词: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身体障碍;课程;大学;中国
  
  1 引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使“和谐”这一颇具东方智慧的词语成为中国社会的流行词语和发展主旋律。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客观上要求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在社会博弈中提供了实现利益均等的机会。教育不公平是社会不公平的逻辑起点,教育不公平不但会进一步加大社会的不公平,而且,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温家宝总理在近期的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教育上体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国家的政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近年,我们的教育工作在努力促进教育均衡,保障教育公平,关注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利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学校教育中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乃是维系教育公平的两大制度性基石,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利益表达的问题,尤其是校园中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现代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有教无类”,即打破身份、地位、民族、性别、年龄、区域等界限,不分对象、不加限制地赋予每个受教育者以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这不仅是宪法、法律所体现出的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基本指导思想。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和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入,使越来越多生理存在某种缺陷的学生在教育民主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形势下,有机会跨入大学校门,但起点的平等并不代表过程的平等。这些身体上存在运动障碍的学生,是否受到适合其身心特点和需要的教育,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或卓有成效的关注。而体育教育对身体练习的要求使得其特殊性较之其他学科更为迫切,但是,现状却正相反。

  身体的部分功能短时或长期残缺甚至丧失,再加上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特殊体育教育多处于“游离于学校场域”的状态,即使有些条件较好的大学开设保健体育课,也多数流于形式。体育,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走向社会仍能保持健康体魄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体育教育的实质在于对人的生命力的呵护与培育,分布在全国大学中的身体练习障碍学生是大学体育中的健康弱势群体。他们的体育教育现状如何;如何才能保障他们的体育学习公平;我们的大学特殊体育教育,能否使每一个身体练习障碍学生都能体验到关怀,收获到健康和幸福、感受到关怀意识与能力的成长,这些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各级各类大学中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数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还将继续扩大。目前,这一群体已经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从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个词并强调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援助到2006年的“两会”公开承诺为政天平应向弱势群体倾斜的社会背景下,以2008年举办的奥运会和残奥会为契机,研究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将使教育的公平性和关怀性获得新的体现,标志着大学体育和特殊体育从各自发展开始走向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在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国教育综合实力的前提下,对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并对相关政策中加强对特殊体育的支持提出建议。

  身体练习障碍学生或社会上健康弱势人群的存在是任何社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现实,正确看待并对待社会弱者是一个具有道德良知的社会的必备品格。社会各界在关注这部分人群的同时,既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给予必要的物质关怀,更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给予他们人文关怀,让每一名身体练习障碍学生在大学校园、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赋予我们的使命。

  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04年12月向参加全国高校体育院(系)主任培训班的人员进行了初次预调查和访谈,经过筛选指标,反复向有关专家征求意见,修改后于2005年春季对参加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班的全国各地高校体育教师以及福建师范大学部分身体练习障碍学生进行试填答后,形成正式问卷,调查历时一年,调查对象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的体育部主任、中学体育教师以及部分身体练习障碍学生。

  根据中国行政区域划分,把大陆地区划分成东北、西北、华北、中南、华东、西南六大区域。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一定数量的样本(图1),并注意了部属院校与211建设重点校、省属普通高校、新设本科院校3个层面的样本抽取。共调查230所高校的体育部主任,回收问卷202份,有效问卷189份,有效回收率为82.2%;对于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调查,全国共发放2 100份学生问卷,共计回收1 700份,包含全国三类型高校共75所,剔除缺项、漏项等无效问卷,经检验有效问卷共1 619份,有效回收率达77.1%;中学体育骨干教师问卷利用2005年福建省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培训的机会,对445所中学的骨干体育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发放445份,回收374份,有效回收率为84%.另外,还与部分省(市)的中学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当地中学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虽然调查的主要区域是福建省的中学,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学与大学的衔接情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特殊体育课程的地位
  
  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目前还是由国家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早在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就对病、残、弱学生的体育课做出必修规定;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纲要》第四部分第十条更加清楚地界定“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为特殊体育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法规保障。本次调查以下载、信函索取、会议交流的形式收集国内128所高校2002年9月以后制订的体育教学大纲(新《纲要》颁布实施后),结合全国普通高校特殊体育课程现状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75.66%)比较严格地执行了新《纲要》精神,设置了针对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保健体育课程,虽然名称不尽统一,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但至少说明特殊体育课程作为大学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有了自己的位置。但有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现象,从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学校教学大纲中虽设置了保健体育课程,但实际却没有开设,仅仅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之需。在开设课程的学校中基本上仍是沿用了“体育保健课”的课程名称。在新、旧两个《纲要》颁布的十年间,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处于前所未有的改革活42体育科学2007年(第27卷)第1期跃期,而特殊体育教育仍没有显着进展。目前,我国高校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体育教育主要有单设保健班、随普通班就读、免修体育3种形式,其中,以单设的体育保健班最为普遍。在开设保健体育课的高校中,有25所高校没有按照《纲要》的要求开设两年的必修课。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对于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体育特殊性在认识上和重视程度上明显不平衡,课程地位要大大弱于普通学生的体育课。

  无论采取何种模式,关键在于课程制订者对这一群体、这门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中国,高校体育作为必修课程受到法律保护,但体育课程的实际地位都明显低于其法定地位,学科地位比较低下。人们普遍认为,要想取得高学术成就和高社会经济地位,主要靠学术成绩和勤奋努力,体育教育还没有使政策制订者相信它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职业领域,体育课程常常处于大学教育的边缘地位。在这种现实情况下,特殊体育课程普遍不受重视也就成为逻辑的必然。在大学的体育系统中,领导层关注的是绝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群体竞赛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率、学校的运动竞赛成绩等,因为,这些毕竟代表了一所学校的体育工作业绩和整体水平。身体练习障碍学生无论在哪一所高校都不会是主流群体,由于人数过少,他们的正常需求经常就会被忽视。

  我国高校特殊体育课程是否制定完整教学大纲情况圆屏图表2 我国高校特殊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的合理程度统计一览表教学内容评价体系作为一门课程,完整的大纲是教学的必要前提。通过调查了解到,可称之为制定了完整的特殊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学校仅仅只有30%,还有一大半的学校是处于无系统大纲或由任课教师自定大纲,以及干脆没有大纲的无序状态。从收集到的大纲中可以观察到,大部分学校的特殊体育课程比较随意,无针对性与特殊性,所能考虑的仅仅是在内容上设置一些柔和、缓慢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气功等,这也就造成了课程实施者、学习者以及旁观者(其他师生)对课程性质理解的偏差。我们通常看到的,仅仅是把这些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一些养生类项目的练习而已,这与体育课程所要达到的宗旨、目标大相径庭。

  另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对于本校的特殊体育教学内容安排和评价体系的看法,有68.25%和66.13%的体育院(系)负责人都表示合理或基本合理,认为不太合理的只有17.99%和20.11%.一个事物,如果被普遍认为不合理因素偏多时,才会引发改革的动因。但现状是,大部分体育部主任对这门课程的关注度不够。通过访谈了解到,多数是认为身体练习障碍学生人数少,按规定开课就行了,没有更多的资源兼顾他们。与此同时,从来自全国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调查中却听到不同的声音。虽然,学生对于现行的特殊体育课程总体比较满意,但在一个开放式问题“你对大学特殊体育课程有何意见和建议”中,学生的意见较集中在特殊体育课程的成绩评价最高只能记70分这一规定,学习内容过少以及得到的各方面的关心太少等方面。从笔者收集到的大纲中,也时常看到这样的字眼---“保健课成绩最高记为C”.如果一名学生无论怎样努力,也仅仅只能达到普通学生的合格程度,而不去考虑他的进步幅度和所付出的努力,那么,我们还能说成绩评价是合理的吗?这种标签式的评价理念背后,是对特殊体育课程的轻视,面对身体练习障碍学生对公平评价体育成绩的诉求,我们不能够无动于衷,作为学校体育部门的领导,能否在观念上首先体现出平等与关怀。

  大学特殊体育教育地位不高与诸多因素有关,关键的一点是课程定位。尽管人们从理论上认同特殊体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保障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受教育权,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但是,特殊体育教育实践的结果似乎并没有显示出这方面的优越性。因此,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特殊体育课程合理的目标定位和优质的教学决定这个学科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方向,特殊体育教育应该与“健康”、“关怀”、“生命”等关键词连接起来。

  3.2 特殊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
  
  在收集到的大纲中,有关特殊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述并不多见,基本上是针对教学目标提出的。2002年新《纲要》颁布实施后,明确规定了5个基本目标和5个领域目标,这个目标体系当然也适用于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由于身体的特殊性,在普适的目标基础上还应该有适当的调整和针对性。但目前各校的大纲上并没有比较具体、明确的特殊体育课程目标,对应于新《纲要》的5个基本目标和5个领域目标,都是比较侧重于身体健康目标,对于心理、社会适应等目标的要求偏弱。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体育课程对于身体康复的作用可能还不是那么明显,但对于心理调适、人际关系调适以及社会适应所起到的作用应该是非常大的,关键是课程制订者应该找到调适的路径,以最简洁的语言使课程执行者和学习者了解所应达到的程度。

  具体到教学目标,对收集到的128所高校体育保健课的教学大纲进行分析,大体的目标表述可以归纳为:1)通过保健课教学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的身体素质43吴燕丹: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身体得以康复或好转;2)掌握两、三项简单的运动技能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兴趣;3)通过体育活动,使学生克服悲观情绪,战胜伤病。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勇于克服困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从现有的目标分析,高校都把提高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以及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自我身体的悦纳、对他人的关心、与他人的协作精神以及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等方面,还缺乏应有的重视。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有两种倾向,一是偏重于强调体育的体能和技能目标,二是提倡体育教育的人文目标。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体育在目标定位上走的是一条极端路线,从20世纪70年代末“体质思想”使技能和体能目标被推到极致,到90年代“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直到21世纪的“人本体育”的高扬,使体育教育的人文目标逐渐苏醒并迅速占领了主流地位[8].人文与科学融合的现代教育观要求体育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要充分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方面的全面耦合,这5个方面缺一不可,共同实现体育课程的完整目标。但是,对应于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课程水平,这5个目标不应平均分配精力,而应有所侧重。之所以现在的体育保健课教学大纲中都把技能和体能目标放在首位,是因为大纲制订者本着教学对象存在不同程度身体练习障碍的特点,而加强了这一部分目标的实现。但是,笔者对此持不同看法。对于这一群体,体能与技能目标当然很重要。但如果某些障碍已经无法通过体育手段得到明显改变,与其放大体育对改造身体健康的功能,使学生看不到课程的效果而丧失了对体育学习的信心,不如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接受不完美,并积极提高非障碍部位的代偿功能。

  目标导向决定教材内容的选择。分析目前体育保健课内容设置,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目标定位不明确,体育保健课开设目的及要解决的问题没有明确,只是为开课而设项,选项上必然带有盲目性和片面性;2)实践教材偏重于传统东方养生类项目,由于养生类项目固有的舒缓柔和的特点,不容易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且对身体的刺激强度偏弱;3)由于学生参加保健班的原因各异,很难有完全适合各种情况学生的最佳运动套餐,且多数学校限于没有专业师资和场地器材,只能因地制宜开设保健课,至于学生能从中收益多少,就无法求全了,导致保健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从开设项目上可以看出,简化太极拳、走跑练习、球类项目、保健按摩与康复体操是目前高校保健课的前5项内容,其中,以简化太极拳最为普遍。在与多所学校的保健班任课教师访谈中了解到,大多数教师都出于对学生安全考虑而不敢或不愿引进新项目,同时,有的项目也需要较完备的场地、器材设施,这对于大部分高校是比较难实现的。而在对全国高校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调查中,学生最喜欢的5个项目分别是球类项目、有氧舞蹈、太极拳(剑)、登山和水中健身。在球类项目中除了首选乒乓球这一项与课程设计方的安排比较一致以外,其他项目的排序出现比较大的出入。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传统的东方养生术缺乏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20多岁的大学生对时尚运动项目很感兴趣,虽然身体存在某种障碍,但他们对有活力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热情非常高。对于运动项目的安全性问题,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不在项目本身,所有的项目仅仅是体育教学的素材,关键是如何改造这些素材和如何运用这些素材转化成体育教材的问题。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残疾学生一样可以参加各种体育社团,与普通学生同场运动[10],我们需要做的只不过是在运动规则、难易度上进行适当调整,使之适合身体练习障碍学生参与,考虑到学生普遍身体较弱,肌肉力量较差的现实,体适能类项目、力量练习、有氧运动类项目应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教学内容选择,都应该紧紧抓住特殊体育教育个性化这一主要特点进行设计。

  随着社会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体育蓬勃开展,新兴运动项目不断涌现。身体练习障碍学生一样处于追求时尚的青少年时期,当然也喜欢新兴的、娱乐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应注意吸纳一些时代感强的内容,如瑜珈、普拉提、身体平衡与力量、趣味健身走、有氧操等。只有学生对体育运动真正产生了兴趣,从运动中找到自信和满足感,才有可能把体育锻炼作为习惯坚持终身。

  3.3 特殊体育课程资源
  
  3.3.1 特殊体育经费经费投入是开展教学的基本保障,我国学校体育经费总体投入偏低,全国各大学的体育经费普遍处于非常紧缺的状态,对于特殊体育的投入显然无法保证。绝大部分高校没有专设特殊体育教育经费,少数高校相应拨了一些经费(图3)。缺乏经费使很多项目无法开展,教学设施无法保证,教学手段无法实施,最重要的是,特殊体育师资无法得到系统、全面的培训,这是制约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3.3.2 特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全国高校普遍存在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与体育课程改革的矛盾。据笔者2004年对全国50所高校做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对照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从场地和器材两项指标比较,器材的紧缺程度相对较小,场(馆)问题仍是制约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没有一所高校场地器材配备能完全符合《目录》要求,基本符合的也只有16所。由于近年高校扩招,大部分高校都拥有2个或2个以上校区,本来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就已是长期以来困扰高校的一个事实,校区的扩充,各新兴学科的上马,使原本占学校教育经费比例极少的体育经费更是捉襟见肘。诚然,校区的扩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场地紧张,但若没有相应的经费支持,所有的美好蓝图也只是蓝图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部分高校的特殊体育教学场地处于见缝插针的打游击状态(图4)。对于如哑铃、跳绳、软式排球、电视或音响这类比较大众的、花费不是太高的设施,选中频率较高;而对于像多功能力量练习组合器械、步行机、功率自行车、踏步器等这类相对花费高,又需要专门场地的设施,就少有学校可以购置,即使学校有这类器材,也不可能作为特殊体育课程设施来使用,而这些练习内容,恰恰对于身体练习障碍学生将来的体育锻炼是很有帮助的。

  3.3.3 特殊体育教师目前,高校特殊群体体育课一般都是由普通体育教师兼任的,大部分没有经过特殊教育的上岗培训,更没有经过专业的特殊体育系统学习。从问卷调查和访谈中了解到,任课教师的专项特长以体育保健、传统养生和武术专业为主,教龄多在15年以上,以老教师和女教师为多。与多所院校体育部负责人座谈后得知,安排教师的原则,主要考虑特殊体育课程活动量小,相对其他的实践课轻松,因此,安排老教师和女教师,带有照顾的性质。从理论上讲,特殊体育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需要对他们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细腻的情感,老教师和女教师在这一方面确有明显优势,但要注意考虑对新兴项目的吸收速度和对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同样,任课教师的专项特长,并不存在哪一个项目特别适合身体练习障碍学生,任何一个专项的教师都有可能胜任特殊体育教学,只是我们传统的观念认为这个群体最需要的是保健和养生,而主观地这么安排罢了。

  我国高校特殊体育教师是否受过专业培训的调查统计直方图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从未接受过特殊体育教育相关培训,即使是受过培训的教师,在100多所被调查高校中,仅有2名教师经过脱产培训,学习了较为系统的特殊体育知识,其他多是通过自学和短期培训的途径,在这种状态下提高特殊体育教育质量,保障每一个学生的最大发展,无异于空谈。一方面,大学特殊需要学生在体育教育方面是一个特殊群体,上好他们的体育课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指导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很高的素质;另一方面,随着特殊需要学生大量进入高校,对掌握特殊体育教育知识的体育教师的需求大大增加[11].体育教师需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胜任,这些条件包括要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及教师资格等硬条件,也包括一些诸如要有爱心这样的软条件。从这里引发人们一个深层的思考,特殊体育课程的个体化特征对于教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特殊体育教师在教学准备及教学过程中付出的心力是一般教师所无法比拟的。我们都看到了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要求教师应该达到这样的标准,然而,对于教师的付出,政策和社会支持是否给予了必要的保障?是否考虑到对教师的关怀?如果一个教师自身没有感受到关怀,他又如何能对学生付出关怀?

  3.3.4 特殊体育教育支持系统设身处地考虑特殊人群的需要,帮助他们实现与社会的融合,无论学校还是社会,认识到这一理念至关重要。仅仅依靠特殊体育教学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无法达成这一目标的实现。学校的各部门应该尽力克服特殊需要学生由于机能方面带来的限制,一方面,对其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开发进行支援;另一方面,要致力于他们体育锻炼机会的增加和场所的充实利用。从现状看,全国范围在特殊体育教育支持系统方面的开发较为薄弱,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观念问题,从意识上没有对这个群体给予足够的关注,表现出政策执行上的盲区和行动上的漠然。

  调查中了解到,全国大部分高校在特殊体育课程教学中除了利用体育师资这一资源以外,很少有高校充分利用了其他资源。从图6中可以看出,校医是其他资源中所用最多的,而与医院的关系,多是限于开具特殊体育课程学习证明,并没有进一步深入地挖掘其内在潜力。对于体育特长生、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学生干部等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国外,特殊体育教学之所以可以一对一或者二对一进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志愿45吴燕丹: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者的援助,这应该成为我们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调查显示,在课外活动的支持方面,有半数学校尚未考虑组织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课外活动,即使目前有考虑的学校,也仅仅做到开放运动场(馆),让学生自行锻炼,配备专业指导的学校不足15%,没有合适的指导、场地设施的保障和适宜的运动项目,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往往流于形式。从学生问卷中对课外活动情况调查看,所反映的数据与体育部领导的问卷大致吻合。

  3.4 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反馈
  
  本次调查显示,有95.7%的学生对特殊体育课程的总体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对现有的特殊体育课程对将来健康的生活方式会有积极影响持乐观态度。这种正向情绪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利前提。这部分学生由于从小到大比普通学生少了很多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他们更珍惜大学的体育学习。对现行课程较不满意的部分集中在考评办法和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备方面,从问卷调查了解到,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对体育不感兴趣”、“怕人讥笑”等方面(图8),其中,“不会相关运动技术”、“没有合适的项目”的比重较大。

  影响我国高校身体障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调查(多选)结果圆屏图由于障碍的种类和程度的不同,对于身体练习障碍者来说,受机能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时间的制约因素较为多见,由于这些制约,以及对障碍的自我接受能力较差,没有自信,多数学生的生活处于不积极的或者说是被动的状态,再加上他们中多数人基本生活所用的必需时间比正常人要多得多,这就意味着可供支配的闲暇时间就大大减少,即使有时间,又限于与外界的接触面窄导致信息不足,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大大减少。当前,应为身体练习障碍者能够参加体育运动而进行环境以及项目的改造,指导员和志愿者培训、体育运动设施及器材的开发、便于他们行走的交通上的考虑等现在都大大落后于需求。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个体心理方面的问题,如个人对应于障碍的接受程度,克服障碍的意识与态度,自我观念及自我悦纳的状态,对整体生活的意愿,对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社会态度,与运动、休闲相关的价值观及动机等,各人的态度不同,参加体育锻炼或持续锻炼的行动也会有所不同。

  多数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由于缺乏运动经验,对与自己的体力相关的心理界限错误地定位过低,对自己拥有的体力没有充分利用,或者说,没有准备充分利用。这样的心理及态度,会使意识集中在障碍的局部,容易对自己的障碍形成明显的过度评价(放大自我障碍),要使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心理界限提高。换言之,要引导他们的潜在能力,对应各种场合的运动指导和志愿者是必要的。这样的运动指导,要避开那些困难的运动,阶段性增加负荷,指导者和身体练习障碍学生应该共同协作,积极地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

  我国高校身体障碍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得到的关心和帮助调查(多选)结果圆屏图目前,身体练习障碍学生在体育活动方面,得到最多的关心来自体育教师,另外,舍友、同班同学以及好朋友的支持也能够被感受到。但是,这个关怀的圈子太小,不足以全方位帮助他们。身体练习障碍学生与普通正常人相比,在体力方面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扩大。差别的原因可以认为是日常生活中身体活动的质与量的差别随年龄增长在不断扩大。如果没有从指导者那里学到运动的方法,而且,也没有被提供适宜的体育运动,没有来自学校、家庭、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参加体育运动当然是不可能的。目前,在课程学习中,不够重视身体练习障碍学生自我关怀能力的养成,在课外活动中没有具体的措施使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人际关怀圈子不断扩大,更没有考虑到动员社会的力量一起来关心、帮助他们参与体育活动,仅靠体育教师课堂上有限的知识传授,效果不理想是可想而知的。

  根据中国经济区划分,把调查学校划分为内陆与沿海地区,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沿海地区的身体练习障碍大学生在特殊体育课程的满意度上普遍较内陆地区高,说明特殊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制约,沿海地区开放程度较高,各方面资源相对充裕,但考评办法上无显着差异,则表明在特殊体育课程理念上全国高校没有明显差别,学生得到的待遇基本一样。在现行特殊体育课程的看法上,对教学内容是否满意、对课堂教学的组织教法是否满意,沿海、内陆地区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对现行特殊体育课程的总体评价、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是否满意、对所能使用的设施、场地器材是否满意方面,沿海、内陆地区具有显着差异(P<0.05),但对现行的考评办法是否满意上,沿海、内陆地区没有显着差异(表4)。

  身体练习障碍学生大学阶段的体育意识和习惯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学阶段的体育学习。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中学阶段没有养成习惯”的比例不在少数,说明中学阶段身体练习障碍学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育学习方面的关照,造成很多学生上大学后才第一次接触体育课程发达国家的特殊体育教育,最完善和具体的阶段就是在基础教育时期。

  3.5 与中学阶段体育学习的衔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全国范围开展已有多年,体育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取得了很多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在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方案中,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显着改善。据姚蕾的调查表明,在中国普通中、小学,很少有残疾学生参与到正常人的教育中,大多数进入残疾学校,即使在普通学校里有残疾学生,也很少单独给他们开体育课,一般是让他们自己在教室里学习,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为了安全起见,或是没有合适的教师或器材设施不得当等[13].这个结论与笔者所做的福建省的相关调查结果相当吻合。

  我国普通中学是否有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统计直方图对福建省各地(市)374所普通中学的骨干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图10),现在绝大部分中学已经可以接收身体练习障碍学生就读,反映了基础教育观念正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对这一部分学生的体育课安置方式,34.8%的中学选择随班就读,41.4%的中学选择免修,还有部分是没有统一规定,仅仅只有8.8%的学校表示有集中起来单独开课。随班就读、免修体育以及单独设课各有利弊,关键要看学校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对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支持程度。但从这样一组数据就可以看出,中学阶段的特殊体育教育基本上是处于涣散状态,对这部分学生的体育学习没有政策保护和条件支持,使得他们没有形成良性的健康发展链,进入大学后不能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

  没有给身体练习障碍学生开课的理由,大部分学校认为“从学生的身体及安全考虑限制身体练习障碍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绝大部分学校选择由学生自己选择适合的项目活动,还有部分学校是由教师统一安排比较和缓的运动统一练习,这两种形式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校可以为身体练习障碍学生提供的保障少得可怜,能提供体育器材的仅有11.5%;能给学生一定的课外专业辅导的只有14.17%;而什么都不为学生提供的学校竟占了半数以上。

  在身心发展最关键时期的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没有承担起给身体练习障碍学生应有的健康关照和生命关怀,如何能诠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在中学阶段没有系统的体育学习,使大学阶段的特殊体育没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与大学体育整体改革存在较大的反差。但是,就中学的现状,体育教学处于边缘地位,不太可能为身体练习障碍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追其根源,还是学校体育法规建设的缺失。如果没有从政策、法规上寻求所有学生学习条件的保障,教育公平永远只能停留在概念上。

  当前,绝大部分的体育教师还是很赞成为身体练习障碍学生开设体育课程,观念的转换是改革的先导,随着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我们期待更完善、更人性化的特殊体育教育政策法规的出台,使大、中、小学的特殊体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也许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但这是我们致力的目标。中学体育教师对开设特殊体育课程的认同度直方图47吴燕丹: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
  
  4 对我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反思与建议
  
  现代社会对人的关注立足于人的个体价值,突出对个体的生命关照和价值尊重,也将是大学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和谐社会的体育更加关注人的社会化,强调通过体育活动提高人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则更多地是体现人文关怀。这里所说的人,固然是指人的总和,但体现人文关怀,更应向弱者和弱势群体倾斜。理想的学校体育,应该实现所有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人们对特殊体育认识的不足和学校体育本身在教育过程中不受重视的尴尬,决定了特殊体育在大学体育改革中必然路途坎坷,不可避免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

  4.1 现阶段大学体育政策法规中的伦理缺失
  
  跨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高等学校体育相应出台了系列政策法规,如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以及2005年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也确实改善了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不利处境,但是,从长远看,从根本上看,从社会发展的目的方面看,从人的最终解放和自由方面看,这些政策并不能有效解决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体育学习问题。通过调查,研究者深刻感受到,如果国家的基本政策是倾向于有利于社会强势群体的,那么,即使有专门的机构、专职的人员从事特殊需要人群的援助工作,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体育活动问题。因此,国家在制定各项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并尊重各层次弱势群体的权利和意愿,为社会政策和教育政策注入伦理关怀的精神理念。只有将关怀与受关怀的层次纳入政策立法的考量中,才不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也才能真正关注到实际执行者与受关怀者的真正需求。立法上应提倡在学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教育资源向特殊需要学生倾斜,看待特殊需要学生的需求,不只是由公平的角度,也要加入关怀的因素。然而,从调查和访谈的结果中可以看到,大学特殊体育教育至少比普通学生体育教育滞后了十年以上,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体育教育权利保障是政策法规中的盲点,包括课程设置、成绩评价、支持系统、师资建设、场(馆)设施等,都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法规制约。因为,这部分人群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残疾人,所以,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和残疾人相关权益保障无法直接套用在高校,相关的政策、法规中只有高校招生条件放宽保证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学习权益,而其他方面的配套政策却没有及时跟上。在特殊教育领域,配套保障政策一般也仅限于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对于这类进入普通高校的身体练习障碍学生,恰巧处于常规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交叉点,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体育课程身体练习的特性使他们很难与其他学生有同样的起点,甚至付出加倍的努力也无法达到。虽然,国家制定宏观政策时考虑到了部分学生的特殊需要,如《纲要》中明确规定应为病、残、弱及个别高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但由于没有更具体的指导措施以及配套的问责制度,特殊体育教育在学校体育中还缺少自己应有的地位。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全纳教育”,对普通教育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关注所有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全纳教育不仅仅是主张普通学校要关注和满足残疾学生的学习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全纳教育主张要加强所有学生的参与,减少学生被排斥,就是要求教育要着眼于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其团体中感受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从而积极地参与学习和生活,这也是未来社会的要求和对目前的教育提出的挑战。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体育教育,虽然已经朝全纳思想迈进了一步(如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但远没有达到全纳的目标。高校内、外依然存在以传统的教育观来看待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现象,歧视和排斥现象时有发生,不少学校的特殊体育课程只重表面,徒有形式。毋庸讳言,从管理层开始对于特殊体育仍有不同的理解与看法,甚至持反对意见,这从本研究的调查中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

  4.2 大学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4.2.1 努力实现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社会公正社会公正是衡量社会合理性和进步性的一个基本标志,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罗尔斯的《正义论》,都在力图设计公正的社会制度。对于处于弱势的人群来说,社会公正对他们改变自身命运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一个在社会、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成员,当他获得了同样的管理社会的能力时,最期望的可能有两点:一是机会对他是开放的,二是他不致由于不利的社会与经济背景而处于劣势”.对现阶段的大学特殊体育教育而言,第一,在政策制定上要考虑切实保证全体学生基本权利的实现。这是从最起码的底线意义上对个体人缔结社会的基本贡献和对人的种属尊严的肯定。第二,全体学生的发展机会应该平等。一个公正的大学教育环境应保障所有学生在各个领域的机会平等。第三,进行资源的分配调节,照顾“最少受惠者”利益,对其较少利用社会资源给予公正的补偿,使全体学生普遍得到教育发展带来的收益。

  4.2.2 加强宏观政策的调控机制,共享体育运动保障促进体育机会均等是政府的职责。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出台了不少举措,既有针对社会弱势人群自身体育运动的促进政策,也有针对其后代的体育教育政策倾斜,这些政策的实施就是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考虑到了弱势群体,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打下了基础。但是,我们仍应注意到,宏观的政策具体到大学身体练习障碍人群的体育教育时,导向性不够明显,使得政策的约束力和支持度削减弱。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共享”的理念,共享是基于人的基本权利出发的一种社会保障理念,诚然,这种共享的范围和程度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这是物质决定意识的具体表现,但同时,也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已有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原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侧重针对身体练习障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补偿性政策的研究,如体育课程资源的政策护持、课外体育活动的援助体系、在体育评价上的待遇等,并对各项细则做明确规定。

  4.2.3 出台针对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体育课程方案和体质健康标准完善现有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没有对特殊人群设计相应的体质标准的不足,借鉴国外特殊体育中体适能评量指标,制定出相对普适的针对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免予测试体质健康标准看似体现对特殊人群的一种关怀,其实,从深层意义上说,是剥夺了他们作为学生了解和评价自己的身体状况的权利。这可能是一项比较长期而艰巨的工程,相关指标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制定都需要不断的论证,但这项工作必须开始进行,否则,身体练习障碍学生体育学习,在过程和结果上都不可能平等。每一学年,这部分学生也应该和普通学生一样接受《标准》测验,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对于评价优秀的学生,应享有和普通学生同样的奖励待遇,在学年积分奖励以及奖学金评比中,不应永远因为没有测验《标准》而被剥夺权利。教育行政部门应要求各学校每年如实上报参加特殊体育学习的学生数,检查他们的体适能达标水平,对于成绩显着的高校,应予以表彰并组织一定范围的经验交流、示范公开教学等,推动本地区高校特殊体育的发展。

  4.2.4 加大配套硬件设施的扶持力度各单位在体育场地建设上应考虑便于特殊需要学生运动实施的设计,体育场(馆)的楼梯、坡度、盲道设置以及洗手间的设计都应该贯彻使身体练习障碍学生最少限制的原则。国家应对高校的特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有基本最低要求和发展性的配置要求,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配备。考虑到高校体育经费的普遍紧缺,可以采取“五个一点”的形式来扶持特殊体育建设,即教育行政部门经费预算倾斜一点、残联和社会福利部门支持一点、省(市)体育系统共建一点、多渠道争取赞助形式广一点、学校财政拨款多一点的形式,积少成多,使更多特殊需要学生享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上一级行政部门在检查学校的体育设施时,应把是否考虑特殊人群需要作为一个评价指标。

  4.2.5 特殊体育师资的培训和待遇改善应是当务之急我国目前专业的特殊体育教师极其匮乏,专业院校只有上海体育学院和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了特殊体育专业,据了解,培养目标主要还是高水平残疾人运动员,对于基层特殊体育教师的培养尚无权威组织机构。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切实加强特殊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改善目前这种无序的局面。师资培养可以从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首先,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应把特殊体育教育系列课程作为一个方向来考虑,尤其对培养师资的体育教育专业,更应该作为重点课程介绍;其次,应该加大职后培训的力度,对目前在岗的特殊体育师资有定期培养计划,规划出系列课程,在3~5年内培养出基本胜任特殊体育教学和指导的师资队伍。目前,国家重点推进的是基础教育阶段普通学校特教班、随班就读的骨干教师以及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已纳入国家“园丁工程”中[24],对于高校的特殊体育教师尚未有明确的规定。最后,多渠道培养适应特殊体育运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缓解目前特殊体育师资紧张的一个有效途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考试中,基本还是针对普通大众,没有考虑到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建议设立特殊体育指导员等级,以体育院校作为试点,培养出既能胜任普通人体育指导,又能为特殊人群提供锻炼指导的人才,既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又为广大特殊需要人群带来了福音,慢慢再辐射到社会,逐步扩大影响。

  对于从事特殊体育教育的教师待遇问题,应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在特教学校任教的特殊教育教师,按规定均享有特殊教育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五条),而在普通高校任特殊体育课程的教师,其工作强度、时间投入一点不比特教学校的教师少,但政策在这里就出现了空白点。一方面,使他们承受比一般教师更大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又没有在薪酬及职称、奖励等方面有一定的鼓励政策。政府、学校应该切实关心从事特殊体育教育的教师,从各个层面体现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可参照特教学校的标准给予适当的特殊教育津贴或工作量计算,在评优和先进等方面注意对这些教师的倾斜,包括科研课题、职称评定等方面,都应有适当的考虑,提供政策和机会给他们创造外出学习、开阔眼界的平台,总之,应该把对教师的关怀落到实处。

  4.2.6 尽快出台志愿者服务条例和激励机制特殊体育教育要落到实处,除了物质资源保障以外,人力资源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毕竟是有限的,志愿者的服务机制是有效形式。大学校园时常有各种形式的献爱心活动,但是,对于就在身边的这些急待帮助的同学,却常常视若无睹,不仅仅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关怀意识,更重要的,是没有志愿者的服务条例,很多学生对于校园里还有这样一部分人群都表现出一无所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2000年曾下达过《关于志愿者助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规定了指导原则、组织与联络的方式、服务内容与形式,以及激励与表彰等细节,将对动员社会力量,切实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与帮助起到重要作用。学校的志愿者服务也可以参照《意见》的条例,制定出细化的服务守则和激励机制,此举不仅是为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身体练习障碍学生提供与健全人沟通交流的平台,更是给广大普通大学生滋养49吴燕丹: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心灵的实践机会,学会关心,学会接受关心,为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5 结语
  
  特殊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大学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关怀他人和关怀社会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高校的特殊体育教育总体上呈现比较混乱和无序的状态,深层原因,在于尚未树立起正确的特殊体育观念,没有从深层次去关心特殊需要学生的正常需求,加之无论国家还是地方的政策法规对于这一部分人群的保障机制尚未健全,使特殊体育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高校体育的边缘地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基本法》等政策、法规,无一不渗透着对残疾人教育的关怀与具体要求,而身体练习障碍学生体育教育的现状说明这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只有加强立法执法,才能真正发展我国特殊体育教育事业,切实解决当前现实中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难题。此外,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教育差距悬殊、各高校硬件投入与软件建设、特殊体育师资培训等方面还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此,大学特殊体育的发展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在特殊教育的许多方面基本上摸索到了适合他们国情的特殊教育发展对策,如“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教育”等特殊教育形式和观点[26],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发,借鉴学习他们的经验,取其体现了特殊教育共性规律的东西在中国的实践中验证、运用、发展、创造,而不是去立即模仿与照搬。

  因为,我国的国情与发达国家的国情有一定差异,如彼此间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社会认识等差异均很大[27].在整个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中国和西方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现实中的特殊体育改革需要的是取长补短,必须走“本土化”道路,毕竟,我们需要的是适合中国土壤的改革模式。要加强研究,切实找到解决现阶段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办法。中国的大学特殊体育教育,期待更成熟的理论指导,更健全的法律保障,呼唤有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以更好适应和谐社会对学校体育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评论:让和谐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EB/OL].
  [2]赵彦宏。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教育公平[EB/OL].
  [3]李斌。“有一流教育,才能成为一流国家”---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侧记之一[EB/OL].
  [4]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我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6,26(2):64269.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