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校开展实施慢运动的现状与可行性探究

更新时间:2019-12-25 来源:体育教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体育教学论文】

摘要

  在以“速度”和“数字”为衡量指标的今天,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使人的基本活动能力逐年下降,体质与体能水平也逐年下滑。每 5 年进行一次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在 2010 年发布的监测结果显示“当代社会重体力劳动的减少与工作压力的加大,使成年人的身体素质每况日下,正呈现出未老先衰的潜在健康危机”。而青少年群体也表现出日渐下降的身体健康问题。这一系列身体机能所出现的危机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身体活动的重要性。但社会对竞技体育的过多关注使得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更多地局限于竞技体育所表现出的更高、更快、更强的本质特性上。多数人心目中的体育逐渐被形象化为一种力量、速度、耐力的比拼,而在这种身体力量的震慑之下,许多人选择拒绝参与体育。在这一体育理念的发展背景下,以温和、缓慢、小负荷的慢运动方式正在悄然兴起。

  1、慢运动的特性

  《中国慢运动兴起与发展报告》将慢运动定义为:一切区别于竞技运动的运动。具体指人们在一定理念支配下,为健身、娱乐、修身养性等目的进行的强度不大的可持续性的活动。慢运动能消耗一定的体力,促使一部分储存的能量分解转化。既不让人感觉很累,同时又能享受舒缓动作带来的烦恼的排解、心灵的宁静和身体的健康。笔者认为慢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概念,具有以下运动特性:

  第一,运动的非竞技性和非功利性。慢运动的健身、娱乐及修身养性的目的决定了它的本质区别于竞技运动的竞技性和功利性。第二,运动的持续性与缓慢性。慢运动的运动方式所表现出的运动速度缓慢、运动负荷较小且持续时间长的特性带来的是压力的减少,神经和内分泌的恢复。第三,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和愉悦性。慢运动特有的缓慢、持续性的身体运动特性,事实上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有着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如太极拳、五禽戏、瑜伽、普拉提、慢跑、健步走、体育舞蹈等。这些形式的活动使得参与者在锻炼的过程中放下一切思想负担、心情愉悦地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2、慢运动的主要开展形式

  第一,慢跑。慢跑风靡世界,被人们誉为―有氧代谢运动之王‖。慢跑是能够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

  第二,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道、儒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太极拳运动包含着东方哲理,动作轻灵、运行和缓、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动中求静、刚柔相济。它使意识、呼吸、运动三者密切结合,从而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和畅气血的目的。第三,瑜伽。瑜伽这种不具备竞争性的运动,不论年龄多大、健康状况如何都可以参加学习。瑜伽通过呼吸调息、动静平衡、身心统一等要诀来刺激身体恢复本身的自觉与自愈,改变人的亚健康状态。第四,体育舞蹈。有人做过试验,跳一小时的华尔兹舞,相当于步行二公里路程,而伴随着音乐跳舞可以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精神愉快,增加食欲,恢复体力,可以促进大脑休息,有益睡眠。第五,普拉提。普拉提虽然看起来慢悠悠的,但仅仅练习 5 分钟就会有身体发热、冒汗的现象。

  就像所有的慢运动一样,普拉提虽不起眼,但是锻炼效果是全方位的。它是一种肌肉的深层练习,通过一些缓慢的动作,使人较长时间地控制肌肉,达到消耗各部位能量的目的,能够有效塑形,对于腰部、腹部及臀部效果最明显。

  3、国内外慢运动的开展现状

  慢运动(slow sport)的概念源自慢生活的流行。目前,“慢运动”在欧美已经成风行之势。在英国,大英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发起了“慢活伦敦”运动,提出要引导紧张的人们放松身心。“慢活伦敦”的志愿者还会给街上走得太快的人开出一张象征性的超速罚单,邀请他们去参加一次手工或艺术欣赏课程,鼓励他们多进行太极拳、瑜伽之类的慢节奏运动。

  在美国,从 1991 年开始,每年的 5 月被定为“健康月”,其间美国总统里根曾参加美国跑步与健康协会发起的全国性跑步、竞走、散步活动,并宣布每年10 月 9 日为美国跑步和健康日;前总统小布什为推广慢跑运动,担任了某品牌慢跑鞋的形象代言人。从总统到部长,都能够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慢运动之中。

  我国的慢运动概念最早由浙江红顶服饰有限公司旗下的“不知”品牌提出,2009 年 11 月 28 日,第三届全国休闲产业经济论坛在上海召开时,大会主题报告《中国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报告》系统阐述了慢运动的基本理念、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慢运动理念开始受到媒体关注。随着我国政府对全民健身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每年的 8 月 8 日被定为“全民健身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体育场地设施,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程度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慢运动生活方式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概念开始被大家接受,尤其是年轻人的认可程度较高。

  4、河南省高校慢运动开展现状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随着《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从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建设与资源、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各所高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校外综合性课程等形式逐步推进高校体育改革的深入。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省高校篮球、排球两个项目开设率达到 100%,足球开设率达到 96%,可见三大球项目在河南省各高校技术课中占有绝对地位。

  除此之外,武术、健美操、乒乓球的开设率也达到80%以上。而一些比较受学生喜爱的羽毛球、跆拳道、网球和体育舞蹈的开设率只达到了 50%左右。那些能够体现时代气息的瑜伽、游泳、轮滑等项目由于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的限制在河南省高校开设的情况并不理想。

  慢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健身形式,大多数群体还不了解这个概念,这说明慢运动概念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对河南省 32 所高等本科院校的调查发现(见表 1),河南省各高校目前所开设的慢运动项目主要以体育舞蹈、太极拳、定向运动等项目为主,各项目的开设率普遍偏低,这主要与各高校对慢运动这一运动新概念还不够了解有关。如果能将慢运动这一新兴运动概念深入推广,一定能促进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健身性、趣味性,并使其基本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表 1 河南省普通高校慢运动体育课程开设内容一览表
表 1 河南省普通高校慢运动体育课程开设内容一览表

  5、慢运动在河南省高校开展的可行性

  5.1、符合《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宗旨

  《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课程目标中指出:体育课程是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目标的公共课程。慢运动这一新兴运动概念使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纲要》在课程改革方面提出: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慢运动项目中的健步走、慢跑、野外远足等内容既符合《纲要》的要求,也极大地推动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郑州大学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郑州大学为了把阳光体育活动落实到体育教学课程中,在全校积极开展“环校跑”活动,以达到增进学生健康的目的。《纲要》中指出:确定体育课程内容要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慢运动项目中的太极拳、五禽戏、抖空竹等内容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育、延续、娱乐、经济等价值得以体现。而体育舞蹈、瑜伽、定向运动等内容又能极大地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营养,体现出高校体育课程的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5.2、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慢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健身、娱乐及修身养性的健身概念,符合高校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慢运动所具有的非竞技性和非功利性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健身中来,学生在运动中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而且慢运动对场地要求不高,体能消耗可因人而异,适合在高校开展。高校体育注重的是素质教育,而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侧重于锻炼身体、娱乐身心、塑造体形。开展慢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从而达到愉悦身心的作用,更能体现出高校体育教育的价值。

  5.3、满足学生体育健身需求

  在高校开设的众多体育课程项目中,大多数是篮球、排球、足球、跆拳道、网球等充满身体对抗或对身体素质、个人技战术要求很高的项目。这些要求将很多对体育锻炼有需求、有兴趣的学生拒之门外。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排在第一位的是“健康”,对体育活动的要求多元化和多样化,多数学生喜爱的运动量小、对抗性不大的项目在高校的开设率较低。慢运动项目的开展满足了学生对趣味性、娱乐性、观赏性、健身性的体育需求。

  5.4、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21 世纪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为:“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整个过程,促进学生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终身爱好体育,保持增进健康,并自主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态度。”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肩负着承上启下的使命,对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终身体育健身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将慢运动引入高校课堂,使学生掌握 1-2 项或更多的慢运动项目,这些项目不受场地条件、身体条件、经济条件的约束,一经学会,可终身受益,具有终身体育的作用。当今,高校体育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指导下,以终身体育为理念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慢运动课程化正是实现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大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6、结语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学校体育正向多功能方向转变。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是学生从学校体育走向社会体育的转折点。高校体育只有不断推出新的内容,才能满足学生健身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在高校开设慢运动健身项目,具有现实意义,是必要的、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张君昌,许卫红.2010 年中国慢运动传播研究报告[J].现代传播,2010,172(11):37-42.
  [2] 王忠杰,杨韵.当代秩序化生活与慢运动体育生活方式 [J].体育学刊,2012,19(6):35-37.
  [3] 方百寿,候跃栓.论现代生活方式与运动休闲[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5(5):80-82.
  [4] 部 国 华 . “ 慢 运 动 ” 未 必 适 合 快 节 奏 [N]. 中 国 体 育 报 ,2009-05-08(05).
  [5] 董国兴.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高校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2):77-80.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