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间对舞的发生与呈现

更新时间:2019-08-24 来源:舞蹈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舞蹈论文】

   【内容提要】中国民间存在大量的对舞。笔者在对中国民间对舞深入挖掘整理的同时追根溯源,生命的延续意识以及男女两性的情感交流是中国民间对舞形成并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对舞在中国民俗风情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舞原有的功能逐渐消退,娱乐社交的功能不断增强。深入研究中国民间对舞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历程,对繁荣当代中国舞蹈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对舞 ; 民间; 性爱; 民俗文化
   一、发生: 生命意识的草创表现在民间,人们曾用舞蹈来表现生活的各方面,如祈福祛病、婚丧嫁娶、生产劳动、性爱情悦、生殖繁衍等等。“参与民间舞蹈活动的先民,首先是作为生命而存在,然后才作为社会的人存在,后者是前者的延伸,但又包含和体现前者,因而人类的灵魂深处就必然存在生民的本性———性的欲望及由于这种欲望冲动凭借人体的种种表现。这种生命本体情欲的强烈传达,人类几乎一开始就有意无意的发现舞蹈是一种可以凭借的良好中介。”在我国许多地区发现的岩画中,有大量描绘男女交合的对舞图像。新疆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中,“其中一组为两列舞队,扭臀出胯、弯腰。在两列对舞的上方,有一对男女,在画面的左侧是男子的形象,轮廓明显粗犷,下额较宽,胸部、臀部不及女性肥硕,有意显示着硕大的男根,勃起并指向女方。”
  可以看出岩雕刻画的主题: 巨大的男人与女人的对舞象征男女媾合,而下面的两列小人,则象征人丁兴旺发达、人口繁衍不息的美好前景。通过对舞的形式来进行男女之间情感交流的方式由来已久。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生命繁衍的群婚制形式渐次淡去,个体家庭私有制社会组合方式慢慢凸现,男女情爱的细腻与专注进入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以后,伴随人与人之间私下相对的交流更多地出现,对舞亦浮出水面。《不列颠百科全书》“舞蹈卷”1973 年第 14 版: “成对的舞蹈也来源很古,……在民间舞蹈中,成对的舞蹈常常具有性爱的意义。”“跳舞为人类筋肉活动的主要形式,原始民俗此风最盛行,……但是最不可忘记的,就是跳舞在原始时代,同样也是求爱的手段。”
  先人留给我们许多的岩画资料都证实了这一点。“反映男女爱慕之情和异性相吸的舞蹈是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这类舞蹈均以男女对舞的形式出现在岩画中”。位于乌兰察布草原上的德里哈达小山顶上的男女对舞的岩画中,两人手臂相互搭肩,女性胸部画有两个圆点,象征乳房,臀有尾饰,尾下有一圆点; 男性的尾饰更长,双腿劈开,阴茎向上勃起,两人正在兴奋地联臂共舞。无独有偶,在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东地里哈日峰顶的岩画,画面上一男在右,一女在左,连臂而舞,从脚尖的朝向来看,面部相对,其情形便是男女相悦、彼此相逗的对舞。交谊结情类的原始舞蹈体现着先民直率的初始情感,男性往往以强烈的激情、奔放的动作形态与女性妩媚而野性诱惑的风韵呼应,甚至直接对舞。
  二、呈现: 民俗中对舞的文化内涵( 一) 对“禁欲”不断哗变的汉族对舞在中国几千年的性文化发展过程中,趋势是从自由到宽松,再到严锢。特别是汉族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较深。然而不论统治阶级以多少礼教规制来压抑人们对性的表达,那种生命性爱意识总是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得以表达。在传统社会,汉族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男女婚姻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缚,青年男女渴望婚姻自由,向往自由恋爱的幸福生活,在民间出现了大量表现情爱为主题的男女对舞,老百姓通过舞蹈表现情爱是较直接的,在对舞中经常采用男女间相互逗趣来展现彼此爱慕的情愫。
  如流行于上海嘉定县,常于元宵端午节等风俗节令时表演的民间对舞“跳搭子”,“男丑角持折扇,女旦角持手帕,通过‘丢扇’、‘抢帕’、‘踏步蹲亮相’等动作表现男女相互调侃的喜悦气氛。民间丑角称做‘搭子’,‘搭子’在上海方言旧时指随意向妇女答话和调情的人。‘跳搭子’之名即由此而来。丑角的动作诙谐滑稽,旧时还伴有向女性挑逗调情的不健康动作,女角的动作灵巧活泼。建国后,新文艺工作者对之进行了整理,删除了舞蹈中不健康的挑逗色情成分,使‘跳搭子’成为一出表现男女相互爱慕之情的对舞。”
  ( 二) 传承性文化的少数民族对舞少数民族受封建礼教影响较小,因此,民俗中对舞在功能上承载着性知识的传授、教化功能,在表现形式上则更加的原始、质朴。如清代黑龙江省宁古塔一带的满族“巴拉人”跳的舞蹈“巴拉莽式”保留了女真部落时期的舞蹈风貌。舞蹈通过“摇臂”、“托乳”、“摸脸”等动作表现男女求爱的心情,相互逗情。许多资料表明,满族“巴拉莽式”中的性爱舞蹈动作源出萨满教。萨满不仅在祈孕生育仪式中充当主角,而且是成丁( 性成熟) 、婚姻———传授交媾等性爱知识方面,负有神圣职责的传授人。再如云南怒族“掰胯舞”,是怒族人举行婚礼时,新娘到了新郎家后,要由新郎的舅舅与新娘跳的对舞。“从该舞下身部位顶胯和腿部关闭、打开的动作形象看,明显具有性的内容和生殖崇拜的涵义。”在怒族的社会生活中,舅权较为突出,在习俗上,外甥婚后不育会被认为是得罪了舅舅之故,而当舅舅的也认为自己在一切事情上都有权教育下辈,包括传授性知识。
  ( 三) 同性对舞的民俗文化如果说反映男女情爱的异性对舞是中国民间对舞的主干,那么同性对舞就是中国民间对舞的旁杈分枝。在数量上,男子对舞和女子对舞相对少很多,然而都有着鲜明的民俗特征和历史渊源。男子对舞大多集中在湖北、湖南土家族的丧事舞蹈和青海甘肃回族的婚礼舞蹈以及一些表现狩猎内容的原始舞蹈遗存的对舞中。如土家族的“跳丧”是在亡灵前跳一夜丧鼓舞的习俗。民间有“男子跳丧越跳越旺,女子跳丧家破人亡”的说法。青壮年男子本人有子女,上无老人,均可参加跳丧,女子却不可以跳丧的。再如流传于青海、宁夏的回族、撒拉族聚居区的“宴席舞”是由男性成对表演,边唱边舞的即兴表演形式。“‘阿丽玛’是常常出现在撒拉族婚礼宴席上的自娱性对舞,由两位男子相对而舞。”
  由于回族、青海的撒拉族都信奉伊斯兰教,在宴席这样的公开场合是不允许女子抛头露面跳舞,因此宴席舞都是男子对舞的形式。黑龙江鄂伦春族的“斗熊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族“阿恰萨吾尔登”都是男子对舞,是原始狩猎舞蹈的遗存。在原始社会中狩猎多由男子承担,因此在用对舞来表现原始狩猎生活的时候,只有男子表演。
  在中国民间对舞中,女子对舞仅在个别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中存在。这种女子对舞大多集中在中国的北方黑龙江、内蒙古地区的游牧狩猎民族。如内蒙古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又称“阿罕拜”,意为“跳舞”或“热闹一阵”、内蒙古鄂温克族的“阿罕拜”、黑龙江达斡尔族“哈康麦勒”( 达斡尔族语即“罕拜”的意思) 都是女子对舞。对舞动作丰富细腻,多表现妇女生产劳动和生活情态,如“摘豆角”、“洗脸”、“照镜子”,也表现欢乐情绪和嬉戏的动作,如“双人拍手”、“提裙摆胯”等。“达斡尔族于清末定居在嫩江两岸后,由于清政府的统治和直接影响加速了达斡尔族社会的封建化过程。受到封建道德观念束缚的妇女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权力,社会地位低下,只有在春节期间得到父母或公婆的允许,姐妹们才能欢聚一堂,尽情歌舞,并且歌舞必须与民间祭祀活动请舞神‘瓜篱姑姑’一同进行,形成了以口呼‘罕拜’而舞的女子对舞形式,并且广为流传在同民族和临近居住民族中。”
  ( 四) 社交功能不断增强的对舞民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舞原初的功能如认知功能、宣传教化功能、祭祀功能逐渐衰减,娱乐社交的功能不断增强。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受封建礼教影响较小,婚前社交自由,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对舞成为男女最普遍的求偶娱乐的社交方式。如上述云南怒族的“掰胯舞”,今此习俗已基本废除,“掰胯舞”只是在群众性舞场上青年男女对舞时偶尔出现。舞蹈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从舅舅对新娘的性知识传授转变为群众性舞场上青年男女社交娱乐的舞蹈形式,保留的“掰胯舞”松胯顶胯及腿部开合的基本动作,教化意义减弱,社交功能逐渐在舞蹈形式的简化中增强。
  结语综上所述,对舞在中国民间生生不息,在我国民间文化生活中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这种两人相对而舞的舞蹈形式,体现了舞者情感的交流和宣泄,沟通男女情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之余自我娱乐、进行社会交往的艺术形式,也是各民族人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深入研究中国民间对舞的成因、文化内涵和发展历程,使我们从中领略中国民间对舞精深博广的艺术魅力和独特迷人的风韵风采,对繁荣当代中国舞蹈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露生. 性爱民间舞蹈补论[M]. 香港: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1997: 123.[2] 何健安. 中国民间舞蹈[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76.[3] 方纪生. 民俗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资料室,1980: 72.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shulunwen/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