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使用克咳冲剂治疗的效果

更新时间:2019-11-06 来源:儿科医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儿科医学论文】

摘要

  克咳冲剂为王国斌教授 20 余年治疗肺系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验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相关药理学实验已表明其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有效[1].

  临床中,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克咳冲剂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收到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 2012 年 6-12 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的住院患儿共 130 例,随机分为 2组各 65 例,最终收集对照组 60 例(2 例疾病发生变化退出、3 例因资料收集不完全剔除)和治疗组各 65例。2 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主要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①符合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②符合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及 《中医内科学》[3]

  中医辨证分型为虚寒型者,或 / 并兼痰湿、痰热、肺燥型者;③性别、年龄不限;④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咳嗽,咯痰、喘息等症;排除慢支急性发作合并有严重肺部感染者。

  2 治疗方法

  2.1 常 规 治疗 2 组均给予头孢呋辛钠(EssetiFarmaceutici S.i.l 生产)50 mg/kg,q12 h 静脉滴注,疗程为 6 天。并作相应对症综合治疗。

  2.2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克咳冲剂(由紫苏子、紫苏叶、橘红、法半夏、苦杏仁、白前、百部、党参、甘草等组成,河南中医学院制药厂经加工制成冲剂,每袋 15 g)口服,用量:1 岁者每次 1/3包,1~3 岁者每次 1/2 包,每天 3 次。

  2.3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定喘口服液[荣昌制药(淄博)有限公司生产]口服,用量:1 岁者每次 5 mL,1~3 岁者 10 mL,每天 3 次。

  2 组均以 7 天为 1 疗程,1 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

  3 观察项目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项目 ①观察比较 2 组止咳定喘时间,评价临床疗效;②对 2 组症状体征进行评分,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参考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拟定。主症:咳嗽、发热、喘促、痰、肺部听诊体征、X 线特征等按正常、轻、中、重度评0、2、4、6 分;次症口渴、烦躁、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或腻等的有无评0、1 分。③对 2 组患儿进行肺阻抗血流图检验,观察比较波幅(HS)、右心肌指数(HI)、肺动脉压(PPA)、肺外周阻力(PVR)等指标。

  3.2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 5 天内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 7 天内基本消失;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 7 天以上仍不消失。

  4.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 1.总有效率治疗组90.76%,对照组为 86.66%,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3 2 组止咳、定喘时间比较 见表 2.治疗后治疗组止咳时间、定喘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4.4 2 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 见表 3.治疗后 2 组症状体征总积分均比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治疗组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着(P < 0.05)。

 

  4.5 2组治疗前后肺阻抗血流图疗效比较 见表 4.

  治疗后 2 组 HS(对照组除外)、HI、PPA、PVR 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 HS、PVR 改善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

  5 讨论

  克咳冲剂是治疗虚寒型慢性支气管炎及感冒后遗咳嗽的有效方药,能调节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方中药物半夏辛温,为温化寒痰之要药;白前降气化痰,橘红功专理气化痰,调节因气机失调导致的津液输布异常所生之痰;紫苏叶、橘红功主宣肺,紫苏子、法半夏、白前主降肺,苦杏仁降中蕴升,百部润肺,党参、甘草补肺,共奏宣肺、肃肺、宣降通调之肺之功效;且紫苏叶、橘红、法半夏、党参皆归脾经,从而达到培土生金,升脾降肺,通调三焦气机津液之通道。笔者的前期研究表明,克咳冲剂能够缓解大多数慢支患者临床症状[1].通过肺阻抗血流图检测结果,笔者发现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微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而克咳冲剂具有改善肺微循环及通气功能障碍的作用。本次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克咳冲剂对改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疗效显着,并能缩短患儿咳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选贤,王国斌。克咳冲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212 例[J].陕西中医,2002,23(4):306-307.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3]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xuelunwen/1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