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

更新时间:2019-11-23 来源:德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德育论文】

摘要

  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石。社会公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伴随着社会制度而生,并随着社会制度而不断变化调整。社会公德是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不仅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上海考察时,习总书记又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是根本,守公德是基础,严私德是关键。
  
  改革开放 30 余年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建设却略显滞后,公民的公德意识淡薄时有所闻,公德行为失范也时常见诸于报端。社会公德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因此要把大力弘扬社会公德,看作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当然须在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切实承担起社会公德教育的责任。高校教育者应当正确认识和利用好“四对课堂”,切实推进高校社会公德教育。
  
  1 “首”课堂与“尾”课堂的统一
  
  “首”课堂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第一课部分,“尾”课堂是指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大学阶段是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新生大学第一课教育尤为重要,如果能在学生一入校时,关注学生的基础文明养成,使他们有能够对社会公德教育入脑入心,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那对学生个人社会公德素养将会有很好的提升。“首”课堂重要“,尾”课堂同样重要。学生们经过四年的学习,即将步入职场,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不仅是对学生四年社会公德教育的一个总结和归纳,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察,更是对学生的一个继续鼓励。因为社会公德教育是不断与时俱进的,这就要求学生们要不间断地学习。
  
  2 “显”课堂与“隐”课堂的统一
  
  人们一般认为,“显”课堂是指学校教学计划安排中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隐”课堂是指课堂教学法中“隐性”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情境设置等,也包括学校计划安排之外的课堂。社会公德教育是“显”课堂与“隐”课堂的统一。“显”课堂就是学生政工人员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主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的进行社会公德教育。“隐”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够通过“望、闻、问”等方式感知,还能通过心灵来感触的教学氛围和教学内容。从某种程度来看,一种充满激情的、铿锵有力的、富有感染力的情绪和语调,以及教师适当的肢体语言所组成的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显”课堂所需要的。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并不是唯一的交流媒介,有时也可以用沉默教学。恰到好处的沉默有时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加拿大着名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沉默是教学机智的最有力的调和剂之一。沉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反思我们所说过的话和听到的消息,而且沉默自身也是一种表达,是从我们自己、从其他人、从这个世界的最深处呈现出来的表达。以沉默为方式的表达正是一种体验的过程。
  
  这种教学中的沉默,不是注意的沉默、也不是等待的沉默或者服从的沉默,它是社会公德教育让人反思。经历了这种以沉默为表达的课堂体验,学生增强了对社会公德的领悟,加深了对社会公德教育的理解,延伸了对自身社会公德素养的思考。除了这种“默无声、胜有声”的“隐”课堂教学氛围设计以外,还可以积极营造多种形式的“隐”课堂,从而达到社会公德教育“润物细无声”.当然,仅仅依靠政工人员的主题讲座或是主题班会,要完成社会公德进学生头脑是不够的,还需要增设足够的“隐”性课堂。在美国,博物馆和各种纪念场馆及所发挥的育人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充分发挥着“隐”性课堂的作用。在当今,我国在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时,也应当充分发挥家庭、企业、社会组织、大众传媒、宗教等教育力量的合力,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注重营造社会公德教育大课堂的氛围,使社会公德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课堂中。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完善,社会公德教育进网络显得尤其重要,营建一种网络“隐”课堂更加迫切。
  
  3 “静”课堂与“动”课堂的统一
  
  从课堂运动形式来看,课堂教学可以分为“静”态课堂和“动”态课堂。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单一的课堂形式,也不可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开放、和谐、共生和互动的课堂氛围。静态课堂是指教学时教师只是静静地向学生传播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讲解其理论,把教学变成了教师单边教学活动的过程,把生动活泼的课堂变成了僵死的静态形式,教与学的关系变成了单纯的讲与听,写与抄的关系。静课堂其实就是一种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法所展示出来的课堂教学形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满足于使学生知道“是什么”“,知其然”.而动态课堂则恰恰相反。动态课堂,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动态的、主动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什么”,“知其所以然”.动态课堂,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公德教育中“,静”课堂的讲授灌输既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和理论灌输,既是社会公德进学生头脑的必要条件,也是“动”课堂进行好的前提。没有对社会公德形成历史条件以及基本知识的深刻了解,学生就很难在“动”课堂中去探究“所以然”;不能够在“动”课堂中深刻地知道社会公德“为什么是什么”,就很难深刻了解“静”课堂中教师向其灌输的“是什么”.但是,即便是单纯的概念的讲解,也不能是一味的说教或僵硬的文字说明,最好是深入浅出、通俗化、生活化地进一步阐释,即赋予概念一定的动态的“画面感”.社会公德进学生头脑,不仅仅是社会公德知识进入学生头脑,更是社会公德作为一种信仰,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头脑深处,内化为学生的心灵,形成学生的一种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在这种从知识转化为学生行动指南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存在着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社会公德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学马列要精”的精神,在“静”课堂中向学生教授社会公德要讲究质量,有的放矢,忌滥而多,不求实效;同时,要坚持“要管用”的精神,就是在“动”课堂中,要使学生掌握社会公德,不是简单地能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重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重在回归生活、观照社会。可见,社会公德教育应该是静态课堂与动态课堂的有机统一,既不是呆板的说教,又不是完全失控的“放羊”,而是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两者相得益彰。
  
  4 “进”课堂与“出”课堂的统一

  
  “进”课堂是指学生政工教师要通过主题班会、主题讲座以及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和教学方法的探讨,促使社会公德教育进学生头脑。需要指出的是“,进”课堂前首先得进教材。社会公德教育的教材,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及时地甚至是高频率地修订相关教材,二是教师紧跟形势,善于把握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融入自制的讲义、教案和课件,从而变“死教材”为“活教材”.“出”课堂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出”课堂,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外践行课堂中所学的社会公德知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学习社会公德,重在实践。无论是在课堂中“听”到的知识,还是课外所“看”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而不是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德教育只“进”课堂是不够,还应该“出”课堂,指导学生实践。马克思曾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真正的社会公德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学习社会公德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其知识来指导实践,即运用所学理论来审视分析现实社会中的各类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并将其付诸实施。所以,社会公德教育应着重于引导学生在实践行动过程中运用社会公德的精髓,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公德教育“进”课堂与“出”课堂是“知”与“行”的结合和统一。在“进”课堂与“出”课堂次序方面,有人认为先“进”课堂后再“出”课堂。在“进”课堂与“出”课堂方面,不存在明确的时间先后关系,不是说要等到在课堂中把社会公德知识学全学透才去课堂后实践;也不是说等到在课堂外有了充分的实践后才去课堂中系统地学习社会公德知识。在社会公德教育“出”课堂中,我们可以根据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有选择地深入相应的农村、城市或企业进行调研实践,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并消化所学理论知识。在社会公德某些知识“进”课堂前,我们也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增加学生一些感性知识和直接经验,从而更好地找到教学社会公德相关知识的契合点,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所以说,“进”课堂与“出”课堂两者之间互相联系,互为统一。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卷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严育洪。备课三字经[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饶志华。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思、作”四环节教学法[J].高等农业教育,2012(5):69-71.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