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及社会心理分析

更新时间:2019-10-03 来源:社会心理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社会心理学论文】

摘要

  一、当代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现状

  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检验,更对教学发展、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考试主要有两种目的:一是检测考试者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检验考试者是否已经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考试的传统,而伴随着考试而出现的作弊现象也更是源远流长,并成为了当今社会各界一直在不断寻求解决办法的重要问题。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人才输送社会的能量转换站,其考试作弊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有国外学者指出:“在大学,作弊似乎像呼吸一样自然;作弊像阅读、写作、数学技能那样,是大学生的一种重要学术技能。”此话道出了大学生作弊是大学校园中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主要呈现出四个严重趋势。

  (一)作弊队伍不断壮大。过去的考试作弊可能是个别人行为,而现代的高校考试作弊变成了一群人,最近一项调查报告表明大学里60%以上的学生都有过作弊的经历。

  (二)作弊心理发生变化。过去大学生作弊,都觉得羞耻,其行为也是偷偷摸摸的。而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似乎成为家常便饭,有些人更视为是自身的一种能力,态度变得更加坦然。

  (三)作弊手段工具不断更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考试的手段更加高明,除了作弊工具的高明,作弊的行为也更加大胆,由过去的夹带小抄变成了找枪手、替考、手机传递答案等。

  (四)作弊行为有发展为职业化的趋势。由于现代就业竞争压力,各个企业为了择优,对于学生的资格考试要求更加严格,由此出现了以考试为目的的职业“枪手”。这种“枪手”不再是散兵游勇的形式,而变成有组织有运作形式的职业型。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这一现象进行冷静的分析与思考,并寻求教育对策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二、当代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动因

  社会心理是阶级、民族、社会集团或其他特定环境中的人群,在其日常生活和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它表现在人们的感情、情绪、风俗、习惯、传统和社会风气中。同社会意识的各种系统化的形式,如道德、艺术等相比,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较低层次。

  从某种角度来看,社会心理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表面上看,当代大学生的作弊行为是校园行为,但从深层次分析,大学生作弊是存在一定的社会根源的,他与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对当代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社会动因进行分析。

  (一)急功近利和贪图享乐的非常态心理。目前大学校园里的作弊现象非常普遍。有些学生过分理想主义,贪图享乐,总想走捷径,为了得奖学金等,铤而走险,考试作弊。但除了贪图享乐以外,大部分大学生作弊是为了取得课程通过,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忙于读各种外语培训班、准备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等等。据《生活时报》报道:按照很多大学生的说法,如今手上不多一些证书已经很难在就业市场上与别人竞争了,特别那些冷门专业的大学生,更是希望借助多考证书来弥补心中的底气不足。据调查表明,在一些大学校园里,已出现了一群因逃课而作弊的群体,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而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的逃课率则大都在50%以上。校园内外,各种考证培训班办得红红火火。一些大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四处奔波着上各种考证培训班,费用再高也在所不惜。理由是:

  “用人单位大多不太重视学科成绩,而比较看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体现‘综合素质’的当然就是各种证书了。专业课不及格反正有补考的机会,可是能证明自己实力的各种证书不能没有。”选修课可以选实用课程,必修课没得选择,那就只好牺牲必修课来换取上培训班的时间,由此耽误课程学习而不得不作弊通过考试。

  (二)信用危机与道德认知偏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传统的价值观和传统美德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人们不再认为雷锋一样的人物是英雄,相反的认为投机倒把、家称万贯的富商才是人们崇拜的对象。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实际上也是诚信缺失的表现,虽然每个大学生都知道作弊是错误的行为,但是为什么还越来越觉得坦然呢,因为越来越多的作弊的同学,通过作弊获得了奖学金,获得了好工作,作弊行为和手段也似乎成为了社会就业高压下非常手段,学生们也认为作弊是社会压力逼迫的结果,他们自身是受害者,作弊行为是反抗社会不良行为的必要手段,因此作弊也就变得更加坦然。

  (三)青年的叛逆和愤青心理。现如今我国与外部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正受到巨大的冲击,西方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通过网络、手机等多媒体形式日复一日的冲击着当代青年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在这种环境极易使大学生原有的正确价值体系崩塌。加上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大,许多大学生由于没有受到正确的思想引导,变得偏激,利用考试作弊的行为反对学校规章制度,这其实也是一种反对传统道德的行为,他们认为个人能力的检验仅靠一纸一分决定命运,太不公平,但为了顺利毕业顺从父母,又不得不顺应学校教育制度,就以作弊行为来反对一切约束他们行为的制度法规。

  总结:考试作弊的行为不是哪个国家特有的或是哪个群体热衷的行为,他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要解决考试作弊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群体肩负着更多更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不仅大学生自身要加强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对其正确引导,以多方形成合力,把大学生作弊现象减少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袁虹,陈钧浩.高校违纪学生思想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1,02.

  [2]董朝宗.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3.

  [3]安志红.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群体的分析和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8.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shehuilunwen/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