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

更新时间:2019-08-11 来源:职业教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职业教育论文】

  一、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即由具备条件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少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经过六年制的系统会计专业培养,授予成绩合格的学生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及相应的学士学位证书。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一)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中高级会计人才需求的客观需要会计人才需求预测表明,企业对中高职毕业的初级会计人才的需求相对减少,而对本科层次的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会计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是精湛的会计专业技能,能够胜任会计岗位的业务要求;二是优良的会计职业道德,自觉遵守法律和财经法规、会计准则;三是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利用经济资源,有效提高企业效益;四是丰富的经济法律知识,熟悉工商、税务、财政、金融、审计、统计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流程;五是严谨的会计工作态度,敬业爱岗,责任至上,一丝不苟。

  目前的会计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学校培养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多数达不到会计上岗要求。会计(或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中高职学校开设的最常见的专业之一,人数较多女生较多,但由于生源素质相对较低、课程设置不合理、有些学生为考学做准备等原因,致使很多学生毕业时掌握的会计及相关知识不够、甚至有些学生还掌握不了基本的账务处理技能,难以胜任实际会计岗位,多数毕业生不能按照自己学的会计专业就业,用非所学的现象很普遍。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会计(或财务管理)专业则往往侧重理论知识传授,对会计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效果不佳,导致毕业生的会计实践技能不高,难以独立开展会计工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系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现行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急需改革。现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高行各学段离散式发展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种种不足。会计专业课程和教材纵向不衔接、教学内容重复是明显的弊端,中职是高职的"压缩版",高职是本科的"压缩版".以专业课为例,中职、高职、本科都开设《基础会计》(或《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统计学》等课程,所用教材版本虽然不同,但内容却是大同小异,都是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的会计专业不分类施教是另一明显弊端。高职会计专业的招收对象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已系统学习过会计专业课程,而普通高中毕业生没有任何会计专业基础,但在绝大多数高职学校,这两类学生却是混合编班,这对于中职毕业生而言,有些会计专业课基本是没有多少新意的简单重复,难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同样存在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混合编班的问题。

  系统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势在必行。在大多数企业中,会计人员属于中高层管理人员,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财务管理等职责,加之每个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十分有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会计人才在企业中属于"精英型"人才。这就决定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像培养车间操作工人那样大规模地进行。采取中职、高职大批培养初级会计人才的做法不符合会计专业本身的就业特点。我国已进入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新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新任务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尽快解决目前中职会计教育、高职会计教育、本科会计教育脱节、重复、断层,人才培养效益不高等问题,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系统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支撑。

  (三)增强会计专业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现实选择目前中高职会计专业吸引力不高。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招生比较困难,且招到的学生绝大多数是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招不到有会计潜质的优秀生源。同时,同其他专业一样,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辍学率也比较高。据调查,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中职生辍学率已达20%左右,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厌学等。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辍学率虽然不高,但由于难以对口就业等原因,招生也比较困难,且多数省市自治区200分左右的录取线也难以招到优秀生源。

  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能够吸引优秀生源。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以及中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难以按专业就业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满足于仅接受中高职会计教育,而想接受本科层次的会计专业教育。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教育不但比初中毕业升高中、高中毕业考大学的传统教育渠道缩短了一年学制,而且不用经历高中阶段异常艰苦的学习煎熬和激烈的高考竞争,必然会受到众多初中毕业生及家长的欢迎,从而能够选拔招收到具有会计潜质的优秀生源。

  二、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的可行性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建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实现不同学段职业教育的纵向衔接则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这为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同时,随着国家和各省市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不断推进,高校招生考试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地方高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试点都在积极进行,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也在构建之中,这都为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

  (二)有效规避现行中学阶段教育的弊端能够为缩短学制提供时间保障对于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学制缩短了一年,能否完成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认真分析现行中学阶段教育的弊端不难解答这一疑问。目前的初中学制是三年,但由于学生升高中要参加全市统考,实际上绝大多数初中用两年半时间就完成了三年的全部课程,最后半年主要是复习迎考。普通高中教育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三年课程用两年半甚至两年的时间上完,最后半年至一年的时间用来复习准备高考。这样,中学阶段六年时间至少有一年是复习备考的时间,学生并不学习新的知识。如果能够从初三下学期就选拔学生开始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同时实现课程和教材的一体化设置,完全能够完成传统的高中阶段、本科阶段共七年的学习任务。

  (三)部分地区的改革试点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近年来,江苏、广东、上海等地积极探索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衔接试点,在学制改革、招考制度、课程衔接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山东省潍坊市作为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正在积极开展中职与应用型本科、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联合培养试点,会计电算化是试点专业之一。这些改革试点为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招生制度改革、校企合作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很有借鉴意义的实践经验。2010年,湖南省启动实施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从基本制度、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2年,山东省在烟台市也开始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试点改革,且出现了录取率只有9.8%的报名火爆现象。小学教师和中高级会计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相通之处,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改革的成功为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经验。

  三、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
  
  本科教育的实践路径选拔有志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优秀初中毕业生,校企合作实施六年一贯制系统培养,突出会计实践教学,强化会计岗位适应能力,培养毕业即能上岗的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是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的基本路径。

  (一)实施初中春季分流,选拔优秀会计潜质人才为了能够选拔有志于从事会计工作、具有会计潜质的优秀生源,宜实行初中毕业生春季分流、提前考试选拔的办法。具体而言,就是在初中最后一个学期的春季(一般是三月份)实施初中应届毕业生分流工作,组织学生自愿报考六年制会计本科。事实上,从2003年起,山东潍坊等地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开始采取春季分流的办法,即在中考前的春季,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初中学校统一引导初中应届毕业生自愿选择到中职学校上学。六年制会计本科的选拔也要在这个时候进行,没有选拔上的学生可以照样参加中考或选择上中职,这样就解除了学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拔优秀生源。当然,选拔应是全面的,不应仅限于笔试,也要包括毕业学校推荐、综合素质测试等。为了选拔出真正有志于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还要采取课程试听、岗位体验的办法进一步缩减部分生源。即学生通过选拔测试入校后,先不给学生注册学籍,而是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向学生全面介绍会计专业与会计职业、六年的学业安排、主要的课程目录及简介、安排学生试听部分课程、组织学生到实际的会计岗位进行体验等,然后再让学生自主选择是留下继续会计本科的学业还是回到原初中学校参加中考。经过这些环节留下的学生应当是有志向、有潜质的可塑会计之才。

  (二)合理设置课程教材,系统培养会计综合素质按照系统化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要求,针对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学制要求、生源基础等,遵循"系统化、一贯性、厚基础、宽口径、强专业、重实用"的原则,专门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教材,而不是简单搬用高中阶段、高职阶段、本科阶段的课程及教材。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职教研究机构、会计行业、企业、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共同制定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组织职教专家、会计学会的研究人员、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会计师、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统筹规划、合理设置课程,编制专门的一体化教材,既包括专业课教材,也包括公共课教材,既包括理论课教材,也包括实训课教材,既包括必修课教材,也包括选修课教材。所有课程和教材都应强调衔接性、实用性、最新性,突出包括会计专业技能、财务管理能力、会计职业道德、企业人文素养等在内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在于会计专业课教材的衔接和贯通。

  (三)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强化会计岗位适应能力会计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专业性、实践性非常强,必须要经过实践锻炼才能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会计技能。但由于会计岗位在企业中的少量性、特殊性,会计专业学生很难像机械、机电类专业学生那样得到顶岗实习的机会。因此,学校既要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建设仿真性的会计实训室,更要聘请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一线会计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来共同完成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任务尤其是会计专业课的实习实训指导任务。同时,会计专业流程式实训的特点需要具备一线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现代学徒式指导。这就要求学校在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中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即为每名学生安排学校的一名教师和企业的一名会计人员共同担任其学业导师,合作进行培养,根据真实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和技术特点设计教学环境,以强化学生对会计岗位的适应能力。

  (四)科学开展学业评价,人人达到双证毕业标准湖南、山东实施的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是采用"二·四"分段模式,即学生前两年按中职学生注册学籍,两年后参加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对口高考,成绩达到要求者才能升入本科层次再学习四年,达不到要求的只能转入五年制高职。这种培养模式虽然比高中阶段毕业后参加高考的模式有很大进步,但改革依然不到位,因为在这种评价模式下,学生前两年依然处于一种升学压力下的学习,无法完全按照专业人才的标准实现系统培养。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应在借鉴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即学生一开始注册学籍时就注册六年制本科学籍,六年中完全按照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模式实现一体化、系统性培养,中间不用再参加选拔式高考。当然,在六年的培养中,学校要联合会计行业组织和企业按照会计职业资格标准、会计岗位的实际要求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业评价。这种评价是全面的,既包括会计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的评价,也包括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经济法律知识、文化素质、理财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评价。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要制定明确的"双证书"毕业标准,即要求学生到毕业时不但要能够取得本科毕业证书,而且要考取初级以上会计师职业资格证。达不到这一要求的,应延长学制继续学习,直到达到"双证书"毕业标准。

  (五)健全考试招生制度,结合区域特点分类推进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需要健全的政策和制度作支撑,其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关键。国家应制定允许发展初中起点六年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政策规定,鼓励在条件成熟的地区率先开展改革试点,并赋予省级政府在职业教育招生考试等方面更多的权限。由于会计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契合性,会计人才社会需求的特殊性,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区域差异性,现阶段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没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宜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试点,以后逐步推广。需强调的是,为了保证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初中起点六年制会计本科教育的招生计划应严格控制,坚持较高的入学标准,确保选拔到且培养出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宏赋。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4)。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鲁昕。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体系[EB/OL].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