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几个错误认识

更新时间:2019-09-26 来源:职业教育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职业教育论文】

摘要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设置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具体表现在强有力地冲破了沿袭数千年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有不少优点,但是其过于规范和过于严肃的课堂氛围,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迫使学生不敢畅所欲言。所以,新的教学理念认为,高等职业学院的经济学教学课堂必须率先打破传统教学课堂的常规,并赋予其人性化的教学内涵和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课程的效率。

  一、教学方针要明确

  现在我们要明确,只有一个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而不是两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惟一的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西方经济学是作为吸收、借鉴的部分。西方经济学作为体系,作为学派和学术名着来介绍,我们还是需要的,需要专门的向学生介绍,但是不要突出它。

  二、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经济问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法为实证分析法。那么,教学时,怎样引导学生运用实证法去探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呢?(1)课堂教学时,要从经济学的理论层面切入,引导学生弄清楚经济变量的科学定义。比如:何为经济学?答案是: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某种社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合理利用稀有缺资源的学科。上述对经济学的简单定义,却蕴含着多层含义:A.因为资源稀缺而引发经济问题,如果资源丰富,经济学则没有产生的土壤;B.由于资源的稀缺带来了两大经济问题,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由此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掌握这两个基本问题;C.解决经济问题与基本经济制度有关,不同的制度之下,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方式是不同的,这样引导学生去了解有哪些类型的制度及其特点;D.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科学利用稀缺资源的学科,学生一旦了解了经济学的上述基本定义,就会激发其了解经济学产生、发展、演变等过程的欲望。(2)教学时,注意设置假设条件。假设是理论产生的土壤,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假设,理论就不可能成立,至少不能完全成立。在此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前人的研究成果,满足于记忆现成的答案,却茫然不知假设的重要性。所以,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师在教授经济学课程之前,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三角型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因为这是小学生都能迅速准确回答的问题,所以,高等职业学院的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大学教师提出这样简单的问题深感迷惑,因而往往不敢直接回答,而是在思考。如此,教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事实上,180度是有条件的,即平面上)。通过与过去知识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学经济学不是背概念、原理或结论的。(3)关注理论的表述方法。一般来说,经济理论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或函数关系来表述。在既往的学习中,数学与经济等理论是分离的,也许一个学生数学学得很好,但对于经济他可能不太清楚。比如,曲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它表示不同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正斜率越大,表明横坐标的变化比纵坐标的变化速率要慢,即横坐标的变化对纵坐标的变化不够敏感,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从而创造性地用几何方法分析更多的经济问题。

  三、改造教材

  目前,高等职业学院现有的教材,既要构建经济学基础理论,又要借鉴经济学学者的研究成果,包括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和马克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这便要求我们适当改造原有的经济学教材。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者们在下列几个方面的研究:(1)鼓励众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从多个层面研究和写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2)鼓励众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自选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问题等,并在此基础上写成适应我国高等职业学院经济学学科学生学习的教材。对西方经济学教材和名着,我们要组织有质量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评说,而不是教条主义的评说。只要在教学方针上明确不能以西方经济学教材为主,就可以有效地扭转局面。

  参考文献:
  [1]朱富强。基于知识契合的经济学发展历程及其问题--兼论经济学帝国主义运动的误区[J].财经研究,2011(4)。
  [2]张瑞兰,周智慧。经济学数学化的误区及其改进[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4)。
  [3]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
  [4]王骏。"经济学帝国主义"与经济学在中国[J].经济问题探索,2006(5)。
  [5]林毅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J].经济研究,1995(10)。
  [6]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
  [7]刘国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经济研究,2005(10)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