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善民生角度探析经济法的作用

更新时间:2019-10-05 来源:经济法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经济法论文】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越来越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经常关心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在经济法规制定的过程中,经常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改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一、经济法的概述

  (一)经济法的基本特点

  现阶段,在众多部门法律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法作为一个最新发展起来的,并且独立于其它部门的法律,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产物。主要以社会全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主要的出发点,通过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使每一个经济主体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并且协调好国家、市场、个人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市场经济能够朝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1].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特点,即意志性、规范性、强制性。此外,经济法也存在自身的特点,经济法能够更好的反映经济生活的基本规律。例如,在调整手段方面,经济法能够将各种调整手段更好的衔接在一起,通过采用以下几种手段,协调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即民事、行政、刑事程序等等,进而使市场经济秩序朝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目前,在经济法规制定的过程中,要求相关制定人员必须遵循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从而充分体现经济法提倡的基本精神,最大限度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强调社会人民群众的总体利益,并且在国家干预经济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协调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是指: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支出,并且还应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因为,经济效益的好坏,是衡量我国经济法的主要标准之一[2].其次,在经济法规制定的过程中,要求应实现责任、权利、利益的有机结合,此项原则在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在经济法规制定的过程中,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协调好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实现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因此,不同的经济法规,都存在自身对经济利益的诉求。然而,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质,尽管各个经济法规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是,其根本利益是相同的,即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能够正确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矛盾。

  二、基于改善民生视角下的经济法功能

  (一)经济法的平衡协调功能

  在经济法规中,由于其具有自身的社会属性,因此,在社会资源分配的过程中,经济法具有平衡协调的基本功能。在经济法调整经济生活的过程中,不仅要达到平衡协调的目标,也应以平衡协调为基本的手段,进而使社会各个成员之间能够达成一致的共识,改进和完善人民群众的社会地位[3].

  随着经济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经济社会的转型,以使经济体制、政府职能随之发生转型。然而,由于经济法具有的平衡协调功能,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调整和优化配置社会资源,进而加快社会转型的进程。

  (二)经济法的稳定风险功能

  经济法规的稳定风险功能是指:能够确保经济制度的平稳运行,并且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平衡性,通过采用各种经济手段,协调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现状,进而实现供需关系的稳定。通过宏观方面的调整,使经济结构趋于稳定,以实现经济制度的平稳运行,并且协调好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纠纷。

  此外,如果在经济社会转型期间,还会遭到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冲击,经济法规的稳定风险功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法规制定的过程中,应使稳定风险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实现市场环境的法制化、规范化,有效的解决供求和需要之间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以使我国经济稳固的向前发展,改进和完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实现人民当家做主[4].

  (三)经济法的提升效率功能

  在经济法规制定的过程中,要想提升经济效率,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决定,即市场经营主体所具有的私权利,国家干预经济的公权力。在经济转型阶段,市场主体为使自身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将会放大经营的自主权利,这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与此同时,如果国家不能够适当的干预经济,经常干预市场主体的经济生活,这样虽然会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防范经济风险,但是也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导致市场主体不能够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这不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求国家应通过经济法,确保国家干预的具体范围,以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经济法规的基本要求,逐渐向服务型政府方向转变,国家也应不断制定公司法律制度,使现代企业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满足社会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法规的制定,不仅应当强调经济量的逐渐增长,也应确保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整体上的平衡,这不仅有利于改进和完善人民生活状况,也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进而实现经济福利的公平性、正义性。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经济法的基本特点,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改善民生视角下,对经济法功能的探析,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法对改善民生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能够调整和优化配置市场资源,也会调整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从而稳定市场经济秩序。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在制定经济法规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不能够按照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这不利于经济法发挥自身的功能。因此,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在制定经济法规的过程中,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循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始终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主,科学、合理的进行宏观调控,确保经济的平稳运行,进而充分实现经济法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肖江平,李晓红,占金斌等。浅谈经济法定义下的中国学术史考察-侧重于经济法调整对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9(8):12-14.

  [2]王建仁,张宇航,刘晓宇等。经济法视野下的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关系的探析[J].北方经济,2011,10(9):223-225.

  [3]赵亚春,邹飞飞,刘立航等。浅谈社会转型与城市社区理论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完善的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7(6):334-336.

  [4]丛中笑,邓敏敏,周玉婷。经济法的公平观在当代中国的现实阐释: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对象的解读[J].当代法学研究,2010,5(3):556-557.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falvlunwen/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