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讲授中吟诵起到的重要作用

更新时间:2019-10-29 来源:语文教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语文教学论文】

摘要

  当今的古诗教学主要以文字的解读为主,虽然也涉及一部分音韵,但很有限,普通话中没有了入声字、清浊音,对于平仄声的区分,也不很清晰,再加上现代朗读的教学方式,抹杀了声音长短、音高音低的区别,使原本诗人在创作时候蕴含在声音中的意义尽被遮掩。所以,今天的读者与古诗有隔膜,这种距离的产生,就源于人们的接受方式跟古代诗人的创作方式、古代读者的接受方式疏离了。

  何谓“吟诵”?“吟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对汉诗文的诵读方式,自先秦开始,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它是古代教育系统(私塾和官学)中唯一的诵读方式,也是创作诗词文赋的方式。直到一百年前,所有的中国读书人还都是吟诵的。”[1]孔圣人教授弟子们“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2]。其弟子多善吟诵,如“曾子 …… 曳、縰 而 歌 商 颂,声 满 天 地,若 出 金石”[3]。“孔子还善读《春秋》,曾引得老聃津津有味地聆赏。孔子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着名的吟诵家和吟诵教育专家。”[4]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形容枯 槁,披发行吟于泽畔”[5]。

  唐代诗人贾岛谈作诗甘苦时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6]。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6]这都说明,古人是吟诵着创作诗歌的。朱熹曾敏锐地看到:“韩退之、苏明允作文,敝一生之精力,皆从古人声响处学。”[7]鲁迅诗云“吟罢低眉无写处”[8],可见他的诗歌创作还是以吟诵作为重要辅助。“1912年,民国成立,以新学堂为教育正宗,不承认私塾学历。私塾开始退出教育体系,吟诵是跟着私塾一起退出的。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小学使用白话文教材。至此,吟诵的命运被判定了。不管是多少千年的尘缘,前世已结,打下地狱,重入轮回。”[9]

  可见在1920年之前,汉诗文的创作、学习、赏析仍以吟诵作为无可取代的重要方式。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道出了吟诵在诗歌创作中无可取代的地位,而当今的古诗教学以现代朗诵取代之,实乃南辕北辙。原因何在?因为中国的“诗歌”并非西方的“po-em”。适用于“poem”的朗诵用来取代延续千年的诗歌吟诵,问题多多。“‘poem’使用的是音部、重音和词语,‘诗歌’使用的是声韵、腔音和意象。中国的诗歌,其含义不仅仅通过文字来表达,更重要的是通过声 调、韵 律、节 奏、曲 调 等 声 音 的 形 式 来 表达”[1]。吟诵里有平仄、有入声、有长短、有高低、有急缓,古诗创作的格律都在吟诵里,而不在朗诵里。没有这样的积累,怎能学会写诗呢。如果不在今天的古诗教学中采用吟诵的方式,可能连基本的读懂都做不到,遑论写诗。如能在古诗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吟诵进行辅助教学,必将事半功倍。笔者尝试以《登鹳雀楼》为例,来探究古诗讲授中吟诵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古诗教学实例解析———以 《登鹳 雀楼》为例

  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首小诗《登鹳雀楼》,文字不多,理解起来似乎没有多大障碍,但在解读过程中若以朗诵取代吟诵,就可能误读这首诗。全诗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0]在当今的古诗教学中《登鹳雀楼》往往被解读为励志诗,这在关于这首诗的诸多赏析文字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如“这里有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11],“短短二十字,绘写雄伟壮阔的时空之景,抒写豪迈进取的人生之志,寄寓登高绝顶的深邃哲理,虚实相生,实而不死,空(灵)而不泛,意韵之深远可以说是超迈古今”[12]。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同样认为,《登鹳雀楼》“诗境壮阔雄浑,反映出盛唐士人高远开朗的胸襟”[13],总之,不外乎进取、壮阔、昂扬、积极等,笔者以为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也是以现代朗诵的方式学习古代诗文的问题所在。

  那么,在古诗教学中引入吟诵环节之后,这首诗究竟应该作何理解呢?在结合吟诵教学之后,笔者得出了以下认识。

  首先,来看入声字。这首诗不仅以两个入声字“白”、“日”开篇,奠定了整首诗痛苦压抑的基调,而且全诗20个字中有6个入声字:“白”、“日”、“入”、“欲”、“目”、“一”,令读者感悟到一种压抑的情绪。为什么入声字就能表达压抑的情绪呢?因为入声字的发音特点是读得短促,有发音一半却要生生憋回去的感觉。作者能娴熟地运用具有这种感觉的入声字,其音色、音调往往感染着读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仿佛在有意无意地压抑着自己,所以即使当代读者认定其为励志诗,笔者以为也是压抑中的兴奋,这种兴奋不是空喊口号式的兴奋,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兴奋,说它“沉郁顿挫”也不为过。古人说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什么是“顿挫”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爱用入声字,而且用得好。入声字也可以用韵,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0]押的是仄声韵。岳飞《满江红》一开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14]同样如此。古诗的语音承载了表达语意的功能,《登鹳雀楼》中入声字的运用已经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并非开阔昂扬,而是“压抑中的壮阔动荡”之绪。所以,不分析社会背景,不了解作者生平,不涉及文字内容,通过诗人在诗中入声字的使用已经把握了诗歌的情感走向。这种阅读效果,得力于对该诗入声字的感悟,是现代的朗诵所达不到的。

  第二,王之涣《登鹳雀楼》的韵部与诗意之间的联系也值得注意。这首诗押的是12韵部iou的韵,事实上,iou韵一般不会蕴涵奋发图强之意。因为这个韵发音绵长,口型逐渐在合拢,同韵部的字有“秋”、“悠”、“游”、“忧”、“囚”、“仇”、“惆”,忧伤缠绵,幽远忧郁,适合于表达不尽的忧思。今天读诗不拖韵字,自然很难感悟到这种情绪蕴涵。抒发昂扬情感的韵部往往开口度较大,如a、ao、ang,一定是开阔的情感,李白的《静夜思》虽则思乡,却并不低沉,反而呈现出一种明朗清爽的境界,因为他用的是ang韵。现代的汉语词典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使人们很难领略汉字的韵律之美。如果能以韵部来排列,就会发现相同韵部的字,其语意风格和范围大体一致。古人在学习韵部的时候,老师都会告诉大家,何韵豪放,何韵萧散,何韵悲伤,何韵欢快。韵都有自己的风格,不可乱用,古人写诗词之前用什么样的韵一定是别有深意的。陆游的《钗头凤》上半阕都用上声韵,因为上声婉转,表达珍爱之意。下半阕转用去声韵,因为去声决绝,表达无奈的痛苦,同样也承载着表意的功能。《登鹳雀楼》这首诗的用韵已经告诉了读者,这首诗想要抒发的情感是悲伤、忧愁、压抑的,但当代人为何感悟到奋发图强之意呢?自然是词语所蕴涵的意境所致。所以,笔者以为读诗应全方位感悟之,而不拘于一隅。

  第三,音之长短在古诗教学中也需注意。古诗的字音有3种:长音、短音、中音。“白日依山尽”,“白”“日”是短音,“山”是长音,“依”“尽”是中音,“黄河入海流”,“河”、“流”是长音,“入”是短音,“黄”、“海”是中音。按长短阅读全诗,读者马上就会感觉到,那么大的黄河一下子入到海里去了。这两句在讲什么呢?太阳落山,黄河不返,诗人在感慨时光飞逝。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人们不会有这样的感叹,往往看到太阳落山就会感慨时间太快。那么壮阔浩荡、长长的黄河也不能回返,何况自己,一下子“压抑”的感慨就来了;但这“压抑”之感慨的背景是“白日”“山”“黄河”“海流”,而不是“枯藤”“老树”“小桥”“流水”。《论语》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5]川是哪里,就是河边,孔子望着河中奔腾不息的水,感慨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不会停歇。

  “欲穷千里目”,“欲”、“目”是短音,“穷”、“里”是中音,“千”是长音,错落有致。诗人不甘心时光如此离去,多想抓住飞逝的时光,“更上一层楼”。“一”为短音,“更”、“层”为中音,“上”、“楼”为长音,文字的表面含义似乎还是积极的,可是鹳雀楼只有3层,而太阳即将下山,黄河在奔流不息,楼却不能再向上了。这里面有什么?无奈和伤感。但是,固然无奈、伤感,却深藏着一个“欲穷千里目”的强烈愿望,如此一波三折,不正如那壮阔动荡的黄河吗?

  第四,这首诗的核心意象别有深意。登楼在古人心中、笔下意味着什么呢?学习诗歌为什么要关注意象呢?那是因为古人在创作的时候,意象的选择就是情感的选择,这既有一脉相传的渊源,也有约定俗成的习惯。杜甫说“花近高楼伤客心”[10],辛弃疾说“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14],在古代,登楼一般就是伤心的意思!王粲登楼而悲,这是典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0]古代,人们每逢心中愁思郁结,情绪难平时,往往登高远望,试图消解块垒,但实际上却增加了内心的忧思。所以,宋代词人会有惧怕登楼的心理倾向,柳永《八声甘州》“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14]。总之,登楼是一个较有张力的意象,叹老、思乡、怀人以及各种各样的情怀都可以与它建立联结,但是,它是一个以忧念为基调的情感抒发。《登鹳雀楼》也在用登楼的意象表达愁思,希望能挽留时间,却又因为时光无法挽留而带来很深的伤感,所以这首诗更多的是无奈,是伤感,或者是绝望,即使能领悟到让人奋进的情绪,也不是直线发展的情绪,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奋进”,说它“沉郁顿挫”也不为过。

  二、古诗教学新方法研究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会有一个很深的困惑,为什么自以为如此简单的一首诗,却产生了如此大的解读偏差,根源在哪里?这就关乎到古诗的学习方法问题,一方面今天的人们不再那么关注语音,不再能够解读语音。可是,当人们抛开了语音,语意也距离人们越来越远了。另一方面,智性地纯知识性的输入式学习,对于人文学科学习来讲,弊病过大,尤其是文学,特别是古诗。文学作品应该以直接的感性熏染和情感润泽为主,可是太过于重视知识的记忆,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害莫大焉。笔者以为,古代诗词有“识”、“吟”、“想”、“味”4个方面的学习方式。首先来看第一个方面:“识”。

  虽然诗歌的学习应该更多地运用感性的渗透式学习,如“吟”、“想”、“味”,可是,“识”是基础。与《登鹳雀楼》这首诗一样,人们的古诗学习和鉴赏更侧重于其中表达的思想情感,词句的含义,典故的使用,修辞方法的运用,然后就是背诵。这些都属于智性的学习,属于“识”的范畴。虽然之前对这一部分最为重视,但关于语音部分的解读是非常不足的。普通话中消逝的入声字、需要文读的字、用韵的用心所在等,今天的教学大都视而不见,甚或熟视无睹。“识”

  这部分太多地着力在文字,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音韵方面的知识。通过分析《登鹳雀楼》这首诗,这部分消逝掉的语音对于理解诗歌的意义就毋庸讳言了。再来看“吟”,就更为不足了。“吟”是“吟诵”,是濒临失传的中国式读书法。在100年之前,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吟诵着读书的,在现代教育向西人取法之后,朗诵取代了吟诵。吟诵在20世纪初退出教育体系,目前濒临失传,最后一代会吟诵的老先生都在80岁以上,大陆吟诵的专业人士不过十几人而已。

  令人遗憾、忧思并不得不指出的是,海外汉诗文吟诵却传承未衰。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都有优良的吟诵基础,其中最好的是日本,吟诗社社员竟有500多万人。可能有人会质疑,一种已经“过时”的教学方式还有复兴它的意义吗?笔者对这种质疑不以为然。吟诵绝不应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它是沿袭了几千年的汉诗文的创作方式、诵读方式、学习方式,中国的古人就是这样一代代口传心授下来的。宏观而言,其中承载的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微观而言,它是解读古代诗文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之一,将其复兴于当代古诗教学是必要的。

  关于吟诵教学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对于古诗体的演进,很多学生曾经问过同样的问题,古诗从三言发展到四言,到五言,到七言,为什么是一种进步。这个问题如果从学理上分析特别复杂,教师一般不会跟大家解释。学生在听诗词吟诵之时,马上就会清晰地感觉到虽然只多了一个字,两个字,诗歌的旋律音韵却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当诗歌停留在三言的时候,浑厚朴拙,如“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16]。从四言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6],到五言的“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16],直至“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0]的七绝,老师一路吟诵下来,对于诗歌的发展和演进,学生自然心领神会。这说明感性式的渗透式学习在理解文学作品上,要比纯粹知识性的灌输更为有效。而文学是一门非常具有美感的艺术,纯粹的填充式知识性的灌输怎么能体会古诗的美妙呢?

  古人阅读竖排繁体没有标点的古诗,怎么读呢?

  老师教学先教怎么读,讲诗就是教学生吟诗,示范几遍之后,学生自己学吟。哪个字应该拉长,哪个字音要缩短,哪个字调高,哪个字调低,哪个字要急,哪个字要舒缓,哪个字读得轻些,哪个字读得重些,都清清楚楚之后,再加上文字的辅助,诗意不言自明。苏轼也说“三分诗,七分读”[17]388,可见“读”对理解古诗的重要。苏轼所谓的“读”就是吟诵,而不是今天熟知的朗诵。古人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18]420,指的也是吟诵,今天的朗读对于现代白话文教学自然优势多多。可是,对于古诗,相较于吟诵,就有很大的劣势了。对于古诗,作者想要传达的意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声音表达的,可是,现代朗读抹去了绝大部分原本蕴含在声音中的内容,怎么会不对理解诗文造成障碍呢!古汉语的音长、音强、音高、音质,都对语意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的具体表现为:平声、仄声、入声,平声字要吟得长,仄声字要吟得短,入声字则要极为短促,它们在表达情感上各有优势,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一定是要慎重使用的;另如清音与浊音,高音与低音,轻音与重音,开口音与合口音等,如此丰富的语音意义,在今天的教学当中却被全部丢弃了。普通话朗读体现不出古代音韵上的主要特点,如若在教学中施之以吟诵的话,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理解古诗困难的现状,避免误读诗歌。

  古诗教学的方法,第三是“想”,这要建立在吟诵的基础上。何为“想”呢,就是想象和联想,在吟诵的同时,要能情通古人,一遍遍精进吟诵的时候,也在想象着诗中所呈现的画面,仿佛自己也站在了鹳雀楼上。

  在这个过程里,取法中国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明智之举。在古代,读书要求是读进去,再跳出来。先读进去,最重要。什么叫“读进去”?就是化身作者,融入诗文,体会作者的感情。读杜甫之诗,你就是杜甫。读李清照之词,你就是李清照。吟诵的时候就要切身体会诗人那时那刻体会到的那些情感,去体会诗人的心跳、心痛,每一个细小的波动。比如《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吟诵的时候,要化身王之涣,站在高高的楼上,看到落日即将落西,浩大的黄河也终将归海,时间这么的无限,天地如此的无边,而你独立在这个世界之上,越发感觉自己的渺小,越发体会到自己的无助,越发引起自己内心的感伤,这就是“想”

  的初级阶段。除此之外还要联想到自己,联想到他人,是不是也曾经在彼时彼地有过类似的感伤,或者别样的感受,如此等,这就是读诗“想”的阶段,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读进去”的阶段。一定要情通古人,非如此不能真正理解诗人和作品。

  最后,“读进去”的目的是跳出来。读进去的时候,实际上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的,跳出来就涉及古诗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味”。要不断回味、体味诗歌的言外之意,掌握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部分。

  体味不到怎么办,这是要求最高的阶段,开始时,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没有别的快捷的办法,就是要靠不断的训练,在吟诵的基础上,在想象的同时,尝试着一点点去提升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自然就能体味古诗更多的美好。

  总之,“识”、“吟”、“想”、“味”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在这4者之中,又以“吟”为核心,“识”是“吟”的基础,而“想”和“味”又是“吟”的升华和提炼。如能在教学中,将这4个方面贯彻以实施,一定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在以吟诵教学为核心的私塾教育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要在当代课堂教学中真正理解古人在诗中寄寓的喜怒哀乐,不注重音韵是绝对不行的。

  仅仅满足于介绍背景、解释词语、总结大意、背诵诗歌,只会离传统文化渐行渐远。吟诵这一沿袭了几千年的读书方式,如果能在当代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将有利于中国古典诗歌走入当代读者心中。

  参考文献:
  [1]徐健顺.我爱吟诵———小学初级[M].北京:接力出版社,2012.
  [2]谭家健,孙中原.墨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陈少松.吟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绝学———漫谈古诗词文吟诵(一)[J].古典文学知识,2005,(1):91.
  [5](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6](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7](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鲁迅.鲁迅散文·诗全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9]徐健顺.吟诵的前世今生[EB/OL].
  [10]葛兆光.唐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11]俞平伯.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12]文非.景入理势意韵高远———重读王之涣《登鹳雀楼》[J].名作欣赏,2000,(1):41.
  [1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 等 教 育出 版 社,2006.
  [14]周汝昌.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5]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6]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7](宋)周密.齐东野语校注[M].朱菊如,校注.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
  [18](晋)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