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巍山打歌类型、舞蹈元素构成及其训练意义

更新时间:2019-09-11 来源:舞蹈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舞蹈论文】

摘要

  多样立体的自然生态,孕育并保存了形态各异的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培育出一方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舞蹈百花园。然而,就云南具有的代表性民族舞蹈教材而言,无论是种类还是在高校的推广率和普及率都与云南丰富的民族舞蹈资源和舞蹈教材建设存在着较大差距!对巍山彝族打歌主要舞蹈元素(舞步)进行细致观察、科学提炼、类别划分和训练价值的归纳总结,将其运用到今天云南高校舞蹈教学及训练中,既是一个现实的诉求,其成功的教学实践也是“非遗”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
  巍山彝族打歌,这个“歌舞乐”一体、承载着数千年彝族历史文化、蕴含和体现着多重彝族文化内涵的优秀文化遗产,广泛渗入到巍山彝族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了他们共同民族文化心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巍山彝族打歌是巍山彝族人民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性格的诠释、民族心理的反映、民族精神的彰显和民族文化认同的标志。2008年,巍山彝族打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千年一舞,一舞千年”的巍山彝族打歌
  巍山彝族打歌主要分布在云南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各乡镇。巍山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人类较早繁衍生存的地区之一,也是滇西着名的宗教圣地,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这方多民族和谐共处、多宗教共生共荣的沃土上,孕育了“会吃奶就会喝酒,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打歌”的彝族人民,他们创造并发展了具有鲜明个性、独特内涵和巨大艺术魅力的彝族打歌。在巍山一带,一直流传着“芦笙一响,脚杆就痒;笛子一吹,调子就飞”的民间口头禅,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打歌在巍山彝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打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遍及云南全省各地,不仅为彝族群众所喜爱,也在其他少数民族中盛行,只是在叫法上稍有不同,有“打歌”“跳歌”“打跳”等不同称谓。它历史悠久,早在汉唐之际就曾是我国中原及南方地区盛行的一种民俗歌舞活动,当时称“踏歌”。若具体考证这种“顿足踏地、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到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出土的着名舞蹈纹彩陶盆,就展现了新石器时代我国西北地域先民的舞蹈场面。另外,在巍宝山文龙亭石壁上至今留存、绘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松下踏歌图”壁画,十分形象、生动地描绘了200多年前巍山彝族的打歌盛景,该“踏歌图”的后山,至今也仍是彝族最盛大的打歌场。巍山彝族打歌真可谓“千年一舞、一舞千年”。

  二、巍山彝族打歌中四种类型“各有千秋”
  高山阻隔、河流纵横的地理地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云南各民族舞蹈文化间的交流,同时也造就了巍山彝族各乡镇“东山西山各有千秋,南坡北岭各不相同,四山八寨风格各异”的打歌形态。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流传着四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打歌形态,即:东山打歌、青华打歌、五印打歌和马鞍山打歌,这四种打歌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其中尤以马鞍山打歌最具代表性。从地理上划分,以巍山盆地为界,巍山盆地以东为东山打歌,以西为五印打歌,巍山南部的青华乡为青华打歌,巍山西北的马鞍山乡、紫金乡一带流传的打歌统称马鞍山打歌。从舞蹈内容和表现形式看,四种打歌类型中,东山打歌对传统文化习俗保留得相对完整,十分讲究规矩,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套路和唱词;音乐节奏稍显悠缓、古朴庄重而含蓄抒情,舞蹈动作一步一顿、有板有眼;舞蹈的动律在腿和脚上,动作多颤膝;脚下动作均为全脚掌着地,浑厚朴实,踏实沉重,风格粗犷、落落大方,富有原始古朴的韵味。
  手臂没有过多动作,整个上身随左右腿交替颤膝而顺势左右摆动。青华打歌,以竹笛和三弦伴奏,故又称为“青华弦子歌”。由于多用汉语唱调,因此也被称为“打汉歌”。青华打歌以男女对唱的情歌较多,多反映“哥恋妹、妹思郎”的儿女情怀;歌声悠扬婉转,节奏缓慢,富有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舞蹈步伐灵巧多变,膝盖松弛;动作基本在脚上,抬腿轻而落脚重,上身几乎没有动作,手臂随脚下动作自由摆动;众人跳起来十分整齐,美感较强。五印打歌,是巍山流传最广的打歌类型,巍山盆地中部的广大彝族地区均有播布,一般在婚丧、节庆或上梁立柱的吉日夜间进行。五印打歌不太注意传统程序和规矩,音乐旋律悠扬婉转,曲调优美动听,舞姿矫健洒脱,气氛热烈而又和谐。女子的脚下动作较多,舞步轻快有力、有顿挫感;男子在圆圈内吹芦笙和笛子,相互斗舞,忽跳忽蹲,颇有艺术感染力。
  马鞍山打歌,以青云村打歌为代表,音乐节奏明快多变,舞蹈动作粗犷奔放、情绪激昂。打歌时,动作由慢变快,慢板部分歌声悠扬动听,舞蹈潇洒自如,快板部分如疾风扫落叶,动作不断加速、放大,男女青年在对舞对歌中互诉衷肠。马鞍山打歌以强烈的节奏感,热烈欢快的情绪、粗犷奔放的舞蹈、高难的旋转技巧,成为彝族打歌中的代表,也是巍山彝族打歌中以跳(舞)为主的打歌类型(其他三种以唱为主,舞蹈动作相对偏少而且动作幅度不大),其丰富的舞蹈元素、复杂的舞步、独特的舞蹈风格也最具训练价值。马鞍山打歌曾多次被邀请到国内外演出,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中,马鞍山打歌中的“三翻三转”舞步被誉为“最难学的舞步”之一。

  三、马鞍山打歌的舞蹈元素(舞步)的类别划分
  在云南,多个少数民族民间都流行“打歌”这一载歌载舞的综合艺术形式,然而,马鞍山打歌情绪激昂而细腻,舞蹈质朴而灵动,舞步丰富而多变是巍山几种打歌中少有的,也是云南各民族、各类打歌中少有的。作为一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将其发扬光大是云南舞蹈事业和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一份责任。以我的了解,目前只有20世纪末编着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简称《舞蹈集成》)中对马鞍山打歌的动作及节奏有较为详细的记录;此外,再没有更为详细的编着或影像资料出版,这对于传播巍山打歌文化,无疑是一种缺憾。笔者在巍山县马鞍山乡青云村一带进行田野采风时发现,现在的马鞍山打歌与《舞蹈集成》中记载的情况大致相同但又有所变化。据巍山彝族打歌国家级传承人茶春梅介绍,马鞍山打歌流传下来的舞蹈套路仅有六套,而在这六套基础上扩展、变化出来的总共有十二套甚至更多。其实,民间百姓并没有给这些动作固定名称,人们在芦笙、笛子的带领下,却能彼此心照不宣,闻歌起舞。但是为了高校舞蹈专业规范性教学,在我们的教材中,还是将马鞍山打歌(以“青云打歌”为蓝本)中的舞蹈元素,主要是基本舞步,以类别划分的方式进行了提炼、归纳、动作命名,同时对不同舞蹈动作的训练价值作了一定的分析、研究和总结。

  (一)基本走步
  1?摆手走步
  摆手走步,又称为“十六平摆步”,这是马鞍山打歌的最基本舞步。舞步非常符合人体正常走路时的运动规律,在优美的律动中,身体非常放松,所以在打歌场里,人们在“摆手走步”中可以相互交谈,拉拉家长里短、畅谈世界万物;由于该动作幅度不大,不需耗费太大体力,因此也才可能有“打歌打到太阳出”的体力和精神。该动作要领是:膝盖带动力腿自然抬起、不宜过高、自然脚型,然后动力腿伸直,落地;膝关节放松,有略微颤膝;手臂随脚下律动自然摆动。
  2?三步一定
  三步一定,是在摆手舞步的基础上变化而来,没有了摆手和撩腿动作,舞步为踏步和定步,是马鞍山民间打歌中的主要步伐。一般是打歌到了后半夜,人们已“大醉不醉,非醉似醉”时,舞步不再轻巧自如而展现出来的一种沉稳感。另外,由于老人们腿脚不便,因而上年纪者跳这一动作的居多。该动作的要领是:上身以腰为轴,左右摆动,尽显醉态;动作稳重、干脆,重心向下;上身与脚步协调一致。由于步伐沉重,落脚时激起黄土飞扬。

  (二)基本跳步
  1?跺跳步
  跺跳步,是马鞍山打歌中最基本的跳步之一,它是“三翻三转”“对打勾脚”等舞步的基础,一般介于摆手走步和翻转步之间。跺跳步通常用于酝酿情绪,为马鞍山打歌最精彩的“得乐(陀螺)落地”“公鸡争偶”开始从心理上和动作上做铺垫。动作奔放,跺地时铿锵有力,摊手、拍手挥洒自如;抬腿、蹁腿蹬出时,上身随身体45°旋转。该动作要领是:第1-2拍左脚跺地后,右脚自然抬起,然后迅速落地,左脚再抬起,动作流畅,膝关节放松;双手在弱拍上拍手时要自然,控制节奏。
  2?摆跳步
  摆跳步,在彝语中意思是“像牛尾巴一样甩起来”,表示大家要放开约束,尽情地加入到打歌队伍中来,这一动作在马鞍山打歌中属于装饰性、连接性动作,基本形态是三步一踢(或称三步一撩),上身以腰部为轴随脚下动作左右晃动;歌调旋律朗朗上口,动作简单而有吸引力。该动作要领是:撩腿时动力腿向对称斜前方踢出,支撑腿踮起半脚掌,并随惯性向前有短暂而紧促的垫步。
  3?蹬跳步
  蹬跳步,一般出现在整场打歌活动的后半部分,以男女对唱为主要表现形态,大体意思是“大家都来打歌了,没想到今天的打歌那么热闹,我们要尽情玩耍”。蹬跳步动作幅度较大,膝关节灵活富有弹性,动力腿带动身体有90°旋转,要求身体有所控制,动作灌满节奏;从整体上看,这组动作的重心向上。该动作要领是:所有动作都是在主力腿立半脚掌的基础上完成;注意膝盖放松,上身松弛,在第5拍击掌时,要与脚下的动作协调一致,不能脱节。

  (三)翻转步
  1?半翻半转
  以“蹬跳步”为基础,加大动作幅度,加快舞蹈节奏。
  2?二翻二转
  严格地说,这组动作在马鞍山打歌中是没有的,但为了提炼教学组合,我们把男女“勾脚打歌”的十六步称为“二翻二转”。二翻二转是在“跺跳步”的基础上变化而来,加上了旋转,表示在打歌场上与“心仪”的对象勾脚、旋转,抒发爱慕之情。该动作要领是:在旋转时,主力脚一直在半脚尖上有踮跳的过程;奇数拍双手自然摆动,偶数拍自上而下击掌;身体的上下颤动完全与脚下动律一致,不能脱节。
  3?三翻三转
  这组动作一般出现在整场打歌的最后阶段,或在表演的高潮部分。动作热烈奔放,具有极强的视听冲击力,无论是打歌场上的参与者,还是舞台下的观众都会被“三翻三转”深深感染,情不自禁地跳起来、拍起手来,但是“如今太阳已经露头,打歌场的酒也喝完了,打歌就要结束了,心中却还有说不完的情。人们在快速的‘三翻三转’和‘勾脚三翻’中抒发离别的不舍之情。”该动作要领是:三翻三转时动作要流畅,踏地时铿锵有力,上肢与下肢的配合要协调,双手击掌酣畅淋漓,旋转如同惊弓之鸟,快速、多变。

  四、马鞍山打歌舞蹈元素(舞步)的训练价值
  训练价值寓于训练目的之中,明确了训练目的后,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舞蹈教材,制定科学的训练进度。取材于滇南红河一带的《云南民族舞蹈彝族教材》正在修改和完善的过程中,而滇中以西打歌形式的彝族民间舞蹈始终没有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尤其是以青云打歌为代表的马鞍山打歌这一巍山彝族打歌中最奔放流畅、舞蹈语汇丰富、节奏明快多变的打歌类型,对舞者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边舞边唱的综合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尤其是炫目的“三翻三转”,没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很难掌握。因此,马鞍山打歌基本元素(舞步)也为我们提供了多重的训练价值。
  (一)规则运动与不规则运动的平衡训练价值
  马鞍山打歌中的舞蹈元素以舞步为主,配合双手摆动或击掌,形成了一种在其他民族舞蹈中少见的运动方式———上肢为双手进行前、后交叉的规则运动,下肢则为不规则的舞步运动。例如,马鞍山打歌的“摆手走步”“跺跳步”“蹬跳步”“摆跳步”等舞步,都有这样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脚下起始动作的重拍都在左脚上,而双手自然摆臂时的重拍都在右手上,在这几组动作开始后,上肢一直保持2/4节奏,双手自然前后摆臂,但脚下动作的节奏型却发生了变化,从上下交叉舞步变为“顺拐”舞步,且这一变化在舞步行进中悄然发生。一般来说,交叉舞步较为常见,就不列举了;“顺拐”即脚手为一顺边的动作,在云南民族舞蹈中也有存在,但是以左右摆动居多,如彝族“阿细跳月”的“崴跳步”、云南花灯的“正崴步”、瑶族的“基本走步”等等,特点都是保持原有动律进行规律运动。
  而在马鞍山民间艺人的表演中,打歌的“摆手走步”给观众带来极强的审美愉悦感,是因为它在规则运动与不规则运动中有一种难以把握的平衡,这一平衡就体现了马鞍山打歌的典型动律,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代表性动作。如与瑶族的“顺拐动律”比较,一个是一直保持顺手顺脚一同出一侧的规律性运动(手脚动作同为前后运动关系);一个是打破始终规律性运动的模式,进行上、下肢规律运动与不规律运动在同一节奏中交叉进行。在训练中准确把握这种民族舞蹈动作中的“平衡点”,是学习和掌握马鞍山打歌的基础,对于加强身体协调性和提高身体掌控能力有莫大的帮助。
  (二)不同节奏在交叉运动中的协调性训练价值
  打歌是一种歌舞不分家的综合艺术形态,巍山彝族打歌中其他三种类型整体上讲是重歌不重舞,舞蹈只是“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结果,而马鞍山打歌中却有丰富多变的舞蹈动作,舞蹈的部分是最精彩、也最吸引人的亮点。通过对马鞍山打歌舞步的整理、归纳与分析,我们发现它的唱词基本上是以十六拍或是四拍的偶数倍为一小节(唱词“安达啦也达也”为正反各四拍)。马鞍山打歌没有确定的节奏型,如果非要提炼成教材,我们认为将其列为2/4拍节奏最为合适,但在具体的舞步中,节奏型又发生了变化,又出现3/4拍的节奏,如“蹬跳步”。这种不同节奏穿插在交叉运动之中,表现出一种更好的协调性。例如“跺跳步”,是“三翻三转”“跌脚后翻”动作的基础,脚下动作从左脚开始都是重拍上进行运动,而双手的击掌动作是在弱拍上完成,就是“2、4、6、8、10、12、14、16”拍。而最明显的是动作的第七至第八拍,脚下为一拍动作,而唱词为两拍,双手还要完成在弱拍上(也就是第八拍)的击掌动作。以基本走步中的“三步一定”为例。“三步一定”是在“摆手走步”的基础上变化的,只是将撩腿动作变为踏步,并弱化了摆手动作。这一舞步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唱词为十六拍,脚下动作则在4、8、10、14、16拍会有定步,这几个定步的节奏是不规则的,笔者初学时也感到非常别扭,但熟练掌握之后才能从脚步坚定和身体的左右协调晃动中,感悟到彝族百姓的性格心理。
  (三)舞步连续变化和连续旋转的和谐训练价值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中,连续的旋转并不少见,但基本是为了炫技或作为民间舞蹈技巧单独展示,而马鞍山打歌中热闹的“三翻三转”丝毫没有炫技之感,给人以无法抑制内心情绪,在舞至高潮时抒发强烈的内心情感、表达对打歌结束的不舍的强烈感受。最难能可贵的是,马鞍山打歌的“三翻三转”是变化的,不是只朝一个方向旋转,而是左右交替进行。这种方式的连续旋转更加突出了情绪的激昂,加上舞步的连续变化更显自由自在,无矫揉造作之势,又不乏艺术美感,不愧是巍山彝族打歌民间舞蹈舞步中的经典。多变的舞步配合连续旋转,对于身体的协调性、掌控能力的训练价值是十分明显的,手脚在灵活多变并不断加快的“翻转”中得以相互配合,同时对于开发身体“在规则与不规则运动中,在不同节奏型交叉中随时变换”的运动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和谐运动的协调性当是舞蹈训练中不能被忽略,需要重点开发的能力之一。

  结 语
  马鞍山打歌是云南少数民族“打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这种“一舞千年、千年一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正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面临着许多传承、保护问题。对于高校来讲,如何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瑰宝融入到舞蹈教学体系,不仅是学科建设的诉求,也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必要途径。将马鞍山打歌作为云南省内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面临的就是教材的建设,既要关照文化的传统性和纯真性又要讲究训练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只有这样,民族舞蹈的百花园才能姹紫嫣红分外香!本文所论及的内容只是一种尝试,云南民族民间舞蹈从民间到课堂还有很多路要走!

参考文献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yishulunwen/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