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融语文课堂的特征与实践

更新时间:2019-10-29 来源:语文教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语文教学论文】

摘要

  良好的语文教育应当是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关爱及成全。构建相融语文课堂的本意是将课堂的各个部分整合成和谐、融通的整体,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中学习语文,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当前的语文课堂中不相融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教师过于重视讲授,忽视学生自主的学习、实践活动; 有些教师误读了自主学习,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对课堂学习活动放任自流; 有些教师仅仅关注学生课内的学习,忽视学生在课外的拓展等。这种种现象导致语文课堂不和谐、不相融,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构建相融语文课堂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对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融语文课堂的理论依存

  相融语文课堂的研究符合对语文教育的哲学思考,是“执两用中”之说。孔子曾言: “中义者,天下之大本也。”任何事情,不可走极端,不要搞绝对化,更不可忽东忽西,忽左忽右,而应朝着平衡、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多样共生,万物的存在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需要借助哲学的 “望远镜”和 “显微镜”,以整体、融通、综合的哲学视界,对语文教育的和谐、相融做深度探索。

  相融课堂的研究还必须借助系统论的有关理论。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运用亚里士多德的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论阐述系统的整体性,认为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还特别强调,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将失去要素的作用。[1]据此论,文本、学生、教师是组成课堂这一系统的基本要素,它们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既矛盾对立又和谐统一。我们应致力于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师与生、主体和主导等各要素之间互相关系的研究,促进相融课堂内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

  语文课堂要符合儿童成长的需求,符合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作为生命体的学生,有着与生俱来的生命活力,能够主动发展,尽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个体发展中,这种主动性的表现方式与发展水平可能有差异,但其内生于儿童的生命之中。“对于教育而言,需要充分尊重儿童的主动性,创建儿童参与其中、对儿童主动发展具有深刻意义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儿童主动性的发展水平。”[2]小学语文 “相融课堂”的教学主张符合对语文教育的哲学思考,符合儿童成长的需求和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教师应该尊重并激发每个学生独立学习的愿望,营造自主学习、平等对话的氛围,努力使课堂的各个部分融合成和谐、融通的整体,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中学习、掌握语文规律,在与教师、伙伴的对话中学会学习,促进发展,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二、相融语文课堂的特征

  ( 一) 和谐性

  和谐是指事物在运行中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配合得当的状态。在相融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引导是为主体服务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必须有良好的心态,而良好的心态取决于课堂有无良好的生态环境。相融的课堂是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有心理安全感的课堂环境,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可以身心放松、自由地表达观点,使师生心灵融通、情感共振,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 二) 动态性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 ‘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3]。

  相融语文课堂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空间,教师将关注的重心放到课堂中的学生上,放到对课堂生成的信息的捕捉、判断和重组上,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因此,相融语文课堂中各要素的相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变化发展中呈现出从 “教多”到 “教少”的变化,从 “教读”到 “导读”再到 “自读”的发展。师生、生生、师本、生本之间思维或认知上的冲突可能导致课堂暂时失衡,但在交流、沟通、对话的动态过程中新的相融关系不断生成。因此,相融的课堂是动态、生成、创新的过程。

  ( 三) 共生性

  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是教与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智慧的共同创造者,学的发展促进教的提升,教的提升促进学的发展。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结合互动,不仅使学生获得发展,而且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在相融的课堂中,教学内容不断深化,教学方式不断推新,教学智慧不断生成,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成为智慧的梦工场。

  三、相融语文课堂的实践方略

  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相融语文课堂呢? 笔者对自己多年的教学及教研实践进行梳理,以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实现对高效课堂的追求。

  ( 一) 目标相融是宗旨———促进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2011 年版) 》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指出: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4]三维目标作为一种理念贯穿整个课程目标,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高度关注。但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对“三维目标”存在认知偏差,把 “三维目标”硬生生地割裂开,看作三个孤立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忽视目标的整体性,过分强调 “三维目标”某一维度的训练。

  然而,“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教育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 “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提升的三个侧面。余文森教授曾经说: “‘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 ‘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目标相融的实质是站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高度,努力实现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在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既要 “分而论之”,在教学设计或实施过程中找到具体目标的落脚点和实施途径,体现对某一维度的重点关注,又要 “统而合之”,把握不同维度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之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因此,要实现目标相融,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认真研读教材,读懂编者,研究学情,针对文本的特点、编者意图、儿童的需求,把抽象的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经历语文学习过程,得意、得言、得法、得能,切实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 二) 学导相融是关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导相融指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和谐、融洽,即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有效指导水乳交融。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为 “本”,“导”为 “向”,“学”是基础和归宿, “导”立足于 “学”,是 “学”在疑惑处的 “引导”和对重难点的 “指导”。[6]导学相长、师生互动,方能使课堂的学习生态趋于和谐、相融的境地。因此,学导相融是课堂相融的关键。然而,今天的语文课堂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只学不导,放任自流; 多导少学,学为陪衬; 有学有导,学导割裂。如何才能做到学导相融呢? 下面以语文教学的 “重头戏”———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实践思考。

  首先,明确需求,对话文本。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文本是阅读的对象。当学生还不能独立阅读文本的时候,教师要 “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并在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学会阅读; 当学生已经能够独立阅读文本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虽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具备自主学习的可能性,但教师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学生的原有知识、自控能力有限,其自主学习不同于成人,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习与文本对话,逐步提高自主阅读文本的能力,在自主解读文本的实践中将自主学习的可能转化为自主学习的现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慢慢地 “走”: 通读文本,努力做到 “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并在通读中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结合课后思考题,潜心研读,敏锐地捕捉课文独具特色又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进而透过文本的语言,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批注自己的所思所想及阅读时的困惑。[7]学生独立阅读时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收获和困惑将成为教师组织后续学习活动的活 “教参”和最有活力的课程资源,为师生在课堂中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积累素材。

  其次,营造氛围,平等对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强调: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8]这种对话是师生间的言语交谈,更是师生间的精神分享和接纳、师生间的交流和心灵的彼此进入、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和沟通。 “相融”语文课堂的课堂氛围是宽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能让师生获得心灵安全感。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可以自由地对某一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辩论甚至争论,保留自己的看法或达成共识。在这样的课堂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平等对话,深入探究,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促进自身发展。学生有了与文本对话的自主实践,就有表达的欲望和素材。此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交流学习的感受、体验、思考和方法: 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小组里交流阅读收获、感悟、困惑,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尽可能多的表达机会;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课文进行个性化解读。

  最后,导而有度,强调自主。 “相融”语文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能使教师的 “导”更具针对性。“导”的繁体 “导”,从道 ( 道路) 从寸( 手) ,意为用手给人指路。导学,就是为学生指出学习的方法、文本的关键、迷惑的地方。教师应选准导的时机,适时发挥 “导”的作用。学生不需要帮助时,教师应该心甘情愿地在课堂上隐退,主动 “退”到学生背后; 当学生认识模糊、思维受阻、出现差错时,教师应义无反顾地“浮”出课堂,承担导向、导思、导法、解惑、启智之责。教师应为 “学”而 “导”,以 “导”促 “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三) 学用相融是旨归———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2011 年版) 》要求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9],同时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0],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聚焦于 “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因此,在 “相融”语文课堂中,学用相融是落脚点。学用相融可以是即学即用,也可以是积累待用;可以在课堂中迁移运用,也可以在生活实践中运用。

  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课文的 “例子”作用,精选文质兼美、适宜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文章、重点片段、句型句式、优美词句、修辞形式等,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机会,引导学生聚焦课文的语言文字,潜心会文,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当妥帖,学习课文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语言表达,并适时迁移,拓展运用。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文体文章的学习,掌握阅读不同文体文章的方法,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文为例子,习得阅读、理解之法,再将其迁移运用于新的学习之中———从单元同类型课文,到不同单元同类型课文,再到更广泛的课外素材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对生活、自然、社会的观察、思考方法,对感受的表达方法,再将习得的观察、思考之法运用于对生活、自然、社会的观察、思考中,并不断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在大量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实践中逐步学会表达。这样,学生就能在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应用语文知识、方法,达到学而能用、以用促学的目的。

  “相融”语文课堂旨在教师有效引导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力求在教与学的过程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预设、有生成、有共识、有个性的特点。这样的课堂因相融而相知,因相融而相生,因相融而相长。

  参考文献:
  [1]苗东升 . 系统科学大学讲稿[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
  [2]叶澜. 教育学原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22.
  [3]余文森. 有效教学十讲[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4.
  [4][8][9][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19、1、2.
  [5]余文森 .“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N]. 中国教育报,2007 -04 -20( 6) .
  [6]周一贯. “学·导”: 寻求语文课堂形态的深度变革[C]. 语文新课标语境下的学导课堂研究文集[A].2012: 12.
  [7]陈朝蔚. 我们为谁而教[J]. 小学语文教师,2013,( 10) :16.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