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更新时间:2019-11-21 来源:语文教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语文教学论文】

摘要

  爱因斯坦曾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观察就会细致,反应也就会灵敏,创造性思维和各种智力活动也最活跃。但是在学习活动中,小学生并不是对所有的课程都感兴趣,例如语文课。小学语文是学生生活的基础,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兴趣越浓,学生的注意力就越集中。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积极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在教学中,学生对学习内容、问题、答案的关注应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学生对学习主题的理解远比教师丰富、深刻。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真正主动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而兴趣会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自觉而轻松。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思想、情绪、知识与能力基础出发,千方百计地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教师为学生创造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要运用幽默的语言讲解那些曲折动人的故事,让学生觉得感同身受。教材中那些优美的词语、巧妙的比喻,让学生觉得流连忘返,教师要运用语言与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另外,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别要求; 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提问,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三、教会学生课前预习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其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做到既坚持原则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提出适当要求,让小学生从预习之初就产生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在教学《小雪花》一课时,无论教师怎样描述小雪花的美,学生也只能在现有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空想。这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去搜集关于雪花的图片和资料,让他们看看别人眼中的小雪花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就会对文章理解得更加深刻,也会对课文产生更加明显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投影、挂图,将学生收集的资料一一展示,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喜悦感,进而使他们于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使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单一无趣,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失望感,所以教师要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能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使用挂图、实物,正确地使用幻灯、录音、闭路电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因为,新颖、动态、直观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乃至形成优势兴奋灶。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大屏幕,学生可以直接看到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意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正是由于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能使学生心情愉悦、轻松,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语文教学的高度发展有了很大的可能性。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课堂上的 30 分钟、40 分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最好延伸。
  
  另外,兴趣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搞好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很有利的。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让学生办手抄报,制作卡片,开办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总有一种是受学生欢迎的。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会受到熏陶,语文素养自然也会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中,他把这称为“蓝天下快乐的学校”.面向社会的生活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进而产生积极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六、引导学生趣味写作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小学生喜欢得到表扬,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写作文,然后对他们进行激励性评价,使他们爱写、乐写作文。其次,趣味性的作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排除作文的消极心理,激励他们随时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从而使他们养成细致观察、勤奋写作的良好习惯。再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表述的空间,让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这样,他们会对写作产生兴趣。“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对一些社会生活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一篇文章,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无不在作文的字里行间表现出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指导,让学生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我手”写“我心”,进而使他们爱写、乐写作文。
  
  总之,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修养。着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得好: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兴趣更是创造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的有效途径。只要教师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能够培养起来,进而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爱学”,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2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