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策略

更新时间:2019-11-20 来源:语文教学论文 点击:

【www.rjdtv.com--语文教学论文】

摘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因此,教师必须坚守课堂“主阵地”,并由此延伸拓展学生表达能力训练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开口说话,尽情地游心骋怀。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强化口语训练,务求“敏于言”
  
  要让学生乐于开口、敢于开口、善于开口,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形成“起点低、有规律、可拓展”的话语表达空间,让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1. 给你三分钟
  
  课前抽出三分钟,学生进行自由演讲,主题由学生自定,课前提前准备,教师适当评价。由于是学生自己感兴趣、有体会、想表达的话题,加之课前的筛选与酝酿,效果比较理想。为了可持续、有氛围,可由优生带头,家长帮助指导把关,学生讲完后教师要适当鼓励,并纠正出现的思想与语言偏差,指出学生的语病和口头禅。同时,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录制视频,上传到班级QQ 空间等平台,营造齐头并进、以优带弱的教学效果。
  
  2. 请你说课文
  
  课文是立意、架构、表述的范本,也是学生籍以成长的重要阶梯,要实现对课文的充分利用,重构与再造就是一种重要方法。为此,可在预习基础上,由教师选择一个片断或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回答,以此促进学生把思想转化为语言,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全面提高创造思维能力、概括提炼能力、词句组织能力。
  
  3. 由你当主角
  
  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丰富起来,对开展教育十分重要。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拓展语言训练的载体与形式,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举办辩论赛、演讲赛、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此外,利用课本插图进行说话训练,找出插图与课文的联系,评论图中对人物的刻画是否到位等等。
  
  二、强化表达运用,务求“慧于心”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语言运用的实践应包含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两个方面,是综合体现学生运用语言这一思考工具,组织字、词、句、段的能力。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内“短、平、快”的书面语言训练,增强“急智”应激能力,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内化于心。
  
  1. 展开想象,补写课文
  
  想象力是让表达能力飞跃平凡的翅膀,没有想象力的表达是单调而无趣的。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的省略或删减部分,或者意犹未尽的结尾做文章,请学生发挥想象,当一回作家; 在理解课文主题、尽量不偏离愿意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达到既加深对课文理解,又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2. 积累词句,提升内涵
  
  语言运用,本质上是对于语言素材的理解、积累、转化与表述。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就能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教学实践中,笔者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利用小学生记忆力强,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做好摘抄,写点感悟,达到将积累的知识转化为自身“词语库”的目的。二是在课堂上有意诵读一些经典名着片断或精彩词句,然后戛然而止,只告诉学生这是哪本书中的内容、哪个作者的作品,以此激发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的兴趣,接触更多表达技巧。
  
  三、强化诵读熏陶,务求“秀于外”
  

  如果说内在积淀是语言表达的“灵魂”,那么诵读水平就是语言表达的“脸面”.提高诵读能力也是语言表达训练中的必修课,必须不拘一格,抓紧抓好。
  
  1. 培养语感,提高表达力
  
  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有的学生明明心里很有想法,可是说话结巴,字不从句不顺,主题不明,语序颠倒,语法错乱,透着满满的不自信,这其中,本质的原因是语感有问题,思维和语言不同步、不协调、不默契。要解决这个问题,反复诵读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鲁迅先生说过: “我做完( 文章) 之后,总是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
  
  大作家尚且如此,作为初练表达的小学生来说,更要经常通过诵读课文或名着经典,体会优秀作品中用词准确、语意流畅、逻辑严密、韵律优美的表达技巧,一定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语感,产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久而久之不加思索就能运用语言,流畅地表情达意。如《体育颂》一文,顾拜旦先生用一组“你就是……”来阐述体育这个含义宽泛的概念,结构工整、节律优美、条理清晰,这种写法学生如能诵读入心,加以借用,对于提高组织语言能力一定大有裨益。
  
  2. 深入情境,提高感染力
  
  表达能力的另一个要素就是说话要声情并茂,同样的事情,有的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引人入胜,而有的学生则讲得清汤寡水,平淡无奇,本质的区别就是有没有体会文本或事件的情境。因此,学生表达能力的高低,能否有感情地诵读或说话,也是重要的考量指标。刘勰《文心雕龙》中指出: “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入情。”
  
  对照这个原则,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多加强情境诵读训练,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较为内向学生,更要重点引导,“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 叶圣陶) .例如《可爱的中国》一文中方志敏同志以祖国母亲的口吻写的四组“难道……”,层层递进,层层升华,蕴含的悲愤情绪随着每一组字数的逐步增加而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高亢,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这种范本让学生多读几次,教师逐字逐句指导,一定要把作者积郁心中、喷薄而出的情绪读出来,并模仿这种表达形式进行造句训练或口语训练,日积月累,就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言之美并学习借鉴。
  
  3. 把握技巧,提高表现力
  
  口语表达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俗称的“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特别是类似于演讲、朗诵、辩论这类最能体现语言表现力的活动中,更要掌握一定的表现技巧,才能达到感动自己、感染他人的效果。如《长江之歌》这样反复咏叹的诗歌,诵读难度是相当大的,就必须从吐字、断句、韵律、节奏、语调等各个方面一句一句“抠”,一字一字“品”,并由学生集体讨论诵读效果,慢慢体会诵读技巧,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同样,由学生自己确定题材、自己选曲进行配乐朗诵,也是很好的训练口语表达技巧的方式。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
  
  作为学生成长的领路人,语文教师必须要让自己先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并以言传和身教启发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金立义。 点击新版课标三个“关键词”[J]. 云南教育: 小学教师,2012( 6) .
  
  [2]韦丽芬,韦承先。 小议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J]. 小学教学参考: 综合版,2010( 8) .
  
  [3]杨昆。 如何写记叙文[J]. 神州,2012( 9) .
  
  [4]欧文星。 借助诵读经典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 中文信息,2014( 7) .邱小莹: 小学高年级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刍议

本文来源:http://www.rjdtv.com/jiaoyulunwen/2055.html